首页
首页 > 创意写作

走近《论语》 品味经典

透过历史的眼眸,站在岁月的潮头远眺,一幅幅历史画卷,一部部国学经典散发着光辉,照耀当下。而《论语》就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恰恰表现出仁德的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长得再漂亮,也会在人们的视线中被忽略。再如拥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处在困苦中,反之,也不可能长久处于安乐中。只有仁德的人,他的所作所为,才会给他自身带来幸运和财富。所以有智慧的人,深知这一点,他们会以德服人。“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说的就是这个。 记得以前读过南朝名臣谢弘微的故事,让我对“仁”又有了新的认识。谢弘微虽得到了一大笔财富,却依旧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账目记得清清楚楚。晋陵公主要奖赏他,可他却坚持不接。古人都说他是个不移志、不贪财、有仁德的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以人在世上要亲近有仁德的人,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增长我们的学问。有了学问,才能更好的走好人生道路。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不守信的人,会为此失去很多对自己有利的机会,这就如同车子一样无法行驶。只有靠信誉,才能把生活之车开动起来,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开得平平稳稳。不管前方有多少艰难坎坷,总会顺利通行。正如车没有发动机不能跑一样,人没有信用又怎么能创造奇迹呢?辉煌的道路只会为讲信用的人开门,在不守信的人面前,大门永远紧闭。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教会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只读书学习而不知思考,就会枉然无知,毫无收获。只会空想而不学习,

苏老师大放招

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在过去的三年里,我有过许多老师:有严格的孙老师,温柔的叶老师,爱笑的刘老师……其中,最让我佩服的老师,当之无愧是我的数学老师——苏老师。 数学课上,总有些个别同学爱说说悄悄话,还爱和尺子、橡皮还有铅笔交朋友:这会儿玩玩“跷跷板”,那会儿啃啃铅笔头,再折个小飞机,什么玩法都有,什么学具都能变成“玩具”。这是拥有强大魔力的苏老师就会施展各种招数来对付那些同学,接下来,就听我一一介绍吧。 第一大招:狮吼功法。每当上课时,有同学在桌子底下在时,总逃不过苏老师火眼金睛。苏老师这时会一声大吼,“某某同学,你怎么还在玩?”这吼声真是一鸣惊人,窗户好像都快被震碎了。接着,老师连珠炮似的进攻:“上课不听讲,作业做不好,考试也考不好的!”说得那位同学头都抬不起来。这时,班上立马鸦雀无声,所有同学正危襟坐,没人敢玩,专心听课,苏老师真厉害! 第二大招:幽默大笑法。每当上课有同学偷偷讲话时,苏老师就会用幽默方法去教育他。比如我们班同学沈彤上课开小差时,老师不动声色地说:“‘神童’你真是个‘王子’!”我们一听愣住了:老师怎么会夸奖沈彤呢?苏老师一转身就在黑板上写下“玩子”,逗得我们全班哄堂大笑。沈彤脸青一阵,红一阵,头上直冒汗。看到他这样,谁都不愿意和他一样,因为要被全班嘲笑。 第三大招:军式潜伏法。《孙子兵法》曰:攻其无备,出其不备。苏老师善用此计,看到有人回头,也会慢慢走到你身边,突然再开始对你下手。如果你还没发现老师,全班人又会哈哈大笑。讲的,说的,笑的,样样都有。可这招没人躲得过,苏老师每次用此招,

身后的阳光

捧着一本好书静静地坐在长椅旁,清冷的微风拂过,夹带着淡淡的悲凉,卷起如墨似夜的长发,给宁静添一份优雅。沐浴着清晨的阳光,轻翻墨香的书页,就这样静静地坐上一上午,该是多大的奢望啊! 身旁有着一对情侣模样的男女弯着腰收集着路面的枫叶,周围尽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女孩一手拉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一蹦一跳,洋溢着幸福,从我身旁经过。远方一对逆着光相互扶持的老人缓缓前行……不知何时视线早已不在书上,我独自望着这温暖的情景,不由得出了神,似乎站在年华与青春的交接口,周围的景物褪去了最初的色彩,而我仿佛看见你于身后静默的守候。 忽然想起多年前你的那一句“我会永远做你身后的阳光,给你温暖和力量”的承诺。光阴如指尖流沙,伴随着我长长的发丝,你青丝间有了岁月的痕迹,曾经以为的永恒,终抵不过岁月的无情。生活已是另一番模样,许多事物和情感说变就变,可十五年来,你从未淡忘那句许诺。 任记忆淹没旧时的模样,眼前浮现你不算倾城却温暖的面容,是从什么时候起,你眼角的皱纹渐渐取代那青春的活力?只是笑眼盈盈中多了些满足!我数着那一道、两道、三道以至无数道的印迹,视线模糊再也数不清,我知道这是我无法数清的。流连的时光交替在昏黄的秋日,身旁早已不见清晨的热闹;秋风拂过,吹落的枯枝残叶于空中旋转,旋转飘落于地,“落叶归根”,提醒我已是归家的时刻。 一本书一个人踏上独自的归程,月光为我引路,星光在我身旁,闪闪烁烁一阵幽香,零乱于风中的梧桐叶落,在悠长的街灯下更显孤寂。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迫切长大的我,终于在你逐渐衰老的容颜里成长,一根根银丝,一道道深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