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况:融于骨髓镌于灵魂的家国情怀 历时18载创作21卷长诗《中华史诗》
历时18载创作21卷长诗《中华史诗》
张况:融于骨髓镌于灵魂的家国情怀
文/ 黎红玲
日前,第四届中国长诗奖在佛山落下帷幕。这一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作为学术指导,佛山主办的中国诗歌奖,填补了中国长诗奖空白,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作为中国长诗奖倡导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况磨砺18载,完成21卷超10万行的长诗《中华史诗》的创作,并因此上榜“郭小川诗歌奖·第四届中国年度诗人榜”。主办方在张况的获奖词中写道:张况写《中华史诗》已经超过18年,煌煌二十一卷,每一行他都认真过滤,让人读来,有一种千军万马从胸中踏过的震撼。诗给了他强大的精神支撑,让他有了浩然充沛的精神气场和巨大的存在感。诗歌是他的第二生命,是他一生的信仰,是他最重要的存在方式和生活姿态。他用生命照亮着诗,诗用光芒指引着他。
张况的雄心:《中华史诗》必将填补史诗空白
长诗《中华史诗》上溯中国的神话传说时期,下迄中国帝制集权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书写了大约170多万年的泱泱大中华历史,填补了中华史诗空白。
谈及当初为何要选择史诗写作,张况表示是因为热爱中华历史文化:“她的源头之深厚,让我向往不已,激动不已。事实上,四大文明古国中,真正靠文字延续下来的文明也只有中华文明,它强大的文化传承能力和衍生能力,历久弥新、绵远不绝,我总在想,如果中国历史文化不做史诗的呈现,那是非常可惜的,甚至会给人一种‘欺我中国诗坛没人’的错觉。”
在张况写《中华史诗》之前,我国除了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传》和新疆的《玛纳斯传》之外,似乎再没有更像样的史诗可供挖掘和品鉴,至于全民族全景式架构的史诗,迄今为止,尚付诸阙如。
“事实上,中国非常缺乏具有历史影响的真正的全民族史诗。” 张况承认,敢于挑战《中华史诗》,还有自己的“野心”,“我觉得全媒体时代什么都不缺,但伟大祖国唯独缺这么一部史诗来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根柢的恢弘呈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文学没有侥幸,史诗拒绝造假。为了写好《中华史诗》,张况做了长期的思想准备和能量储备。“通读《二十四史》那是必须的,《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都是我的案头必备。”张况说,“当然那些经得起推敲的民间史、有趣的野史,我也一概没有放过。”多年的海量阅读和丰厚扎实的文字功底,让他写起来基本能做到驾轻就熟,信手拈来。
磨砺18春秋:过程艰辛却也新鲜刺激
据了解,张况自1995年开始着手准备《中华史诗》的创作,最终磨砺18载,终于完成21卷超10万行的长诗《中华史诗》的创作。倘若诗人没有融于骨髓镌于灵魂的的家国情怀,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一项巨大“文学工程”。
“《中华史诗》的写作前后花了13年时间,现在第二次修改又花了2年多时间,实际上整部长诗光修改就花了我近5年的时间,总耗时已经超过18年。”张况说。
18年的写作过程艰辛而又新鲜刺激。“当年有一次我写了4000多行,忽然电脑中毒,顷刻间全部心血化为乌有。”这让他变得无比沮丧,甚至以为这是天意让他不要作此异想天开之举。后来,不信邪的他决定重振旗鼓,最终“咬着牙”艰辛完成创作。
当然,写作过程更多的是充满新鲜和刺激感。“一个诗人跟所有的人物包括帝王将相们都进行过嵌入式的对话,这是一种令人自豪的挑战,是现代汉语对古汉语的挑战、对诗人全部素质的挑战。”张况说,诗歌是想象力和抒情叙事的结合体,因此他不以盖棺定论随意臧否的思维方式去呈现历史、解读事件,而是采用开放式的思维和更加公允无私的史识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个历史事件,然后对他们的生命存在和价值做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和咄咄逼近心灵的追问。“这种开放式的写作既孤独冷酷,也富有无以伦比的快感。”张况说,“帝王将相涉及某个事件时让我不爽,我可以横眉怒目骂他几句,而欣赏他们中的哪个时,又可以百无禁忌的说咱哥们喝两盅去,反正嬉笑怒骂皆成诗歌。”
业内评价:是当代诗歌的代表作
写出一部全方位、多维度关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史诗”,这个念头也许很多诗人都曾有过,但目前,只有张况完成了。
日前,在第四届中国长诗奖颁奖礼上,凭借纪念父亲的长诗《栗山》获评“最佳文本奖”的北京诗人周瑟瑟在领奖台上称,比起张况的《中华史诗》的厚重,他的《栗山》显得微不足道。
谈及张况的《中华史诗》,周瑟瑟表示,写这样一部史诗,除了要对历史有很完整的了解,还需要诗人有足够的定力。此外,对史诗结构的文本建立,也至关重要。“从这些方面来说,张况的《中华史诗》无疑是当代诗歌的代表作,值得推崇与致敬。”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叶延滨则认为,“《中华史诗》在浩若瀚海的描绘中华历史的作品中,能够有新的坐标和地基,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奇书。”。在他看来,张况在这部长诗中重新展示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与非凡人物,全方位地展示了历史人物的政治智慧、历代的法制体系、不同王朝的社会问题等议题,并以当代精神和当代视野,重新审视历史。
来源:佛山日报
供稿:北京城市未来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