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文学评论

有情风送卷潮来——评《纵横书卷遣华年——少年王国维》

     作者: 朱利芳

在潮城海宁诞生的王国维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在教育、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然,被梁启超誉为“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对于这样一位泰斗级的大师,揭秘他的成长史是一件极为有价值的事情。作者刘培良以其多年的学术积累,奉献出近30万字的作品《纵横书卷遣华年——少年王国维》,把这位国学大师童年和少年的生活重塑成一部关于他的心灵和时代的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将王国维先生的内心景观以及由他所折射的消失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部填补王学研究空白领域之作


王国维出生在浙江海宁,自1877年底出生至1898年春离开,22年间基本上都在海宁盐官度过,他生如夏花般光华灿烂的生命只在世间存活51年时光,前半生几乎都在家乡。童年、少年及青年前期这段时间对他的生命成长、学术奠基、职业发展影响至深至远,却是王学研究相对“冷门”的领域。后辈学者多在他以学问构筑的群山高峰间探寻徜徉,迷恋忘返,而刘培良先生却探源问津,从他的人生起始阶段开始,书写这位国学大师的“断代史”,从而为王国维整个思想体系及学术成就形成发展的起因和背景认知,提供了较为全面、深刻且确凿的历史依据,此书可谓是填补了王学研究的空白。

在一般人心目中,出生于书香家庭的王国维虽然不是锦衣玉食,却也应是生活无忧,可以一心只读圣贤书,无所挂碍专注于学问。但作者经过研究发现,先生从小的生活经历简直就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翻版。一句话,他是吃过苦的。

王国维前半生的22年时光,可谓坎坷。

幼年丧母,青年科考失利,他并非生活在大观园里,而是在时代风云里观世变沧桑,在洪流汪洋里探知谋生艰难。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参与劳动,在茶漆店帮忙,当“讨饭”式的收租人,打工做无聊的私塾老师,这些生动的场景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这位国学大师的认知,因此也极大地丰富了对静安先生性格和思想成长的认识。特别是读到王国维亲手植桑、看蚕养蚕的那些事,更新了我对静安先生写出《蚕》这首长诗的背景认知:

“余家浙水滨,栽桑径百里。年年三四月,春蚕盈筐筐。蠕蠕食复息,蠢蠢眠又起。口腹虽累人,操作终自己。丝尽口卒屠,织就鸳鸯被。一朝毛羽成,委之如敞屣。喘喘索其偶,如马遭鞭箠。呴濡祝其卵,怡然即泥滓。明年二三月,蠡蠡长孙子。茫茫千万载,辗转周复始。嗟汝竟何为?草草同生死。岂伊悦此生,抑由天所畀?畀者固不仁,悦者长已矣。劝君歌少息,人生亦如此!”

王诗所写的那些场景原来是他童年少年时的亲历,并非想象或听说而已。正因生命体验的刻骨铭心,才使得这位学者对人生的哲思更为深沉。当他通过诗歌对受生存意志驱使而盲目地生生息息的人生作出悲悯而无可奈何的诗意概括时,何尝不是缘着对自己少年时光的回顾,作出了一个苍凉的手势。

传记作家如果没有注意到一个人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和历史的全面性,那他笔下的人物一定是单薄的。同样,细节对于传记人物的重要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王国维先生童年和少年在盐官生活,成了破解一代国学大师成长史的关键密码。阅读本书,最强烈的感受是作者传达的乡土性和时代性,以及原生家庭对其个性形成的特殊影响,不少细节重现了历史现场,令人感叹再三。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对王国维一生思想体系及学术成就之形成发展起因和背景认知,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且真实详尽的史实依据,并弥补了现有研究中对此时期内容不足的短板。

《少年王国维》一书的价值,还在于对静安先生早期在海宁盐官度过的岁月进行了全景式展示,讲述王国维早年的人生故事、家庭故事的时候,将涉及到的近代中国政治与文化转型,以一个古城一代人的视角呈现,随时都在联系王国维的成长,又随时都在告诉大家那个年代的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以一个人的生命轨迹牵动一座城,又以一座古城诠释一个人的根与魂。不仅王乃誉、王国维是地道的盐官人,作者刘培良也是在盐官诞生并成长。地域文化的同根同源,对国学文化的崇仰与钻研,以及对于盐官这座古城深切而醇厚的爱,大概就是他们之间能够“灵犀相通”的基本点。书中出现了不少盐官话,那些俗语土话里蕴藏的智慧,民情风俗背后潜在的文化,都是本书的“看点”。

在我们的理解里,一个成功的传记作家绝不只是陈述事实而已,他经由选择、安排那些“过去的事实”,加上评论、修辞、隐喻,常常重新创造或者说是唤醒传记主角,或赋予一个人物新的时代意义。透过传主个人的生命史及一些相关的事件,传记作者所描述的,事实上是一个时代与一个社会。从宏观与微观的转场,可以一窥个人、社群与记忆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社会的部分特质及其变迁,映照出不同时代的人文生态。书中有王乃誉建造新屋(现存的王国维故居)的详细描述,有古城过年的仪式、人情往来和民俗风情,有父亲生病后儿子请医生、拿方子买药,去茶漆店帮忙的细节,更有王国维过年代父前往亲戚家拜年,参与祭祀,以及后来娶媳妇场景等等,可谓是原生态的江南儒商人家的全景式素描画卷。特别是书中写到了王国维少年时与父亲一起去收租的场景,准备外出的行李和米肉菜等生活所需,租小船沿水路往各地的租户催讨租金,有丰年顺境,也有大年三十铩羽而归的无可奈何,丰富拓展了本书的历史文化疆域,人生百态杂存,喜怒哀乐交织,本书折射出的时代风情,色彩浓郁,令人回味。

 

一部傅雷家书式的教育传记


写王国维这样一个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深远的学者的成长,绝非容易。年代渐远,可供参阅资料缺乏,且静安先生离乡前的诗文已散佚殆尽。幸而近代随着王国维之父亲笔所书的《王乃誉日记》的出版,给研究王国维人格和思想形成提供了基础文本。此书大量引用了日记中所写到的人和事,推出了一位非常极不平凡的父亲——王乃誉。

诚如作者所言,天下所有父亲期待儿子成才的心思与过程总是相似或相仿。不由得令人想到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他与儿子的通信录成为家庭教育的经典范本,其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栽培傅聪、傅敏,因材施教,培育孩子独立思考,是中国家教的典范式人物。那些感人肺腑的教子名篇,充满了哲理,更满溢着父爱。

在阅读本书时,我也看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王乃誉的形象清晰,细节丰富堪回味。这位父亲以身作则,热爱学习,有很深的古典文学和金石书画底蕴,他以身作则作表率,对王国维和王国华两个儿子苦心孤诣的教育,时刻教导他们追求做学问的融通,做人的通达。正如傅雷先生所言: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当然,王乃誉的修养无法达到傅雷先生的高度,但卓越的父爱同样令人感动。

书中详细展述了乃誉公引领着儿子们成长,透过他展示出一个旧式知识分子如何破解“中年困境”的生动案例。中年人在家庭里承上启下,负担最重,柴米油盐,有许多苦说不出,有许多难待破题。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方面,与懞懂时代或青春叛逆期的儿子相处,真是千古难题。

幸而有《王乃誉日记》,为作者保留了“过去”,更为读者解释了“现实”。一百余万字的日记横越近30年,有关王国维的记载,特别在儿子离开家乡赴上海谋职前,至少有六七百处。本书以此视角切入,座标了一对近代中国难以替代的父子。在此书中,静安先生还原成了乃誉公日记里的“静儿”。父亲有对儿子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悉心教导,用心良苦。儿子有自己的世界和追求,思想的碰撞和交融,现实的困惑与挫折,在父子间来回搓磨,都说“癞痢头儿子自家好”,那是对外,而家长的“内心戏”百转千回,何尝不是最精准的画像师呢——“静儿出门,吃亏有数端,貌寢无威仪,一也;寡言笑,少酬应,无趣时语,二也;书字不佳,三也;衣帽落拓,四也;作书信条,字句不讲究,五也。”这是乃誉公在王国维将赴上海报馆任职时在日记里所写,字字让人心疼心酸。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当我们阅读此书时,若是被这些百年以前的文字所打动,那是因为我们基于人性深深的理解。

通读全书,我们将从中得知王国维先生早熟早慧,忧郁沉默的性格由来,又是如何在海宁时光里奠定了一位国学大师忠诚耿介、朴实无华的学者底色。由于父亲的高标准严要求与孩子聪慧勤奋刻苦努力,打下了高峰矗立国学成就的学术基础。父子俩对时代有共同的关注,放眼环球思想解放,订阅申报等时事报刊观世界大势,筑下爱国忧民的思想基础,更为其今后的数次学术转型埋下伏笔。

作者刘培良先生是一位在教育界耕耘几十年的优秀教师,他对教育教学的专业和敏感,使得他对王乃誉和王国维先生的教育思想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写作过程里喷涌的思想和精彩的评论不时融入在叙写中,对教育的强化阐述使本书可称是“教育传记”,尤其值得初为人父人母者阅读和反思。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