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作家频道

《中国汉诗》郑州创作基地揭牌

4月8日,《中国汉诗》郑州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成功举办,《中国汉诗》主编王长征为元诗歌公益基金副秘书长金启明进行授牌,此次授牌将加强与全国诗歌刊物的紧密交流和互动,为更多年轻诗人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推出更多优秀的诗人。 出席嘉宾有河南省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大河》诗刊社社长兼主编高旭旺,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李霞,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王者兴,《中华风》主编张栓固,《散文选刊》原编辑部主任老海,中石化河南石油作协主席尹聿,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魏清海,阜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瑞,河南作协理事、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梦情,诗歌公益基金秘书长牛冲,《青年诗人》主编张培亮,郑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杨亚爽,青年诗人魏成、姜非,花鸟诗社社长金启明,比邻诗社副社长吴清顺、秘书长赵玉磊,界首市作家协会理事杨天情,此外到场的还有花鸟诗社部分社员、高校文学社团成员及文学爱好者50余人。 《中国汉诗》创刊于2018年3月份,由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主管,北京智库爱国文化中心主办,白居易诗歌研究会承办,北京城市未来文化艺术中心运营,诗人王长征担任该刊主编。先后参与主办、协办“海峡两岸·木兰诗会”“两岸三地·木兰诗会”“海峡两岸中华楚辞文化之旅”“首届白居易诗学研讨会”“‘乐府诗——中国诗歌的历史声音’研讨会”等活动,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十佳诗刊”。迄今已在北京礼乐书院、广东紫金县、贵州毕节、江苏苏州子闻书院、安徽合肥市瑶海区、安徽肥东县桥头镇、安徽绩溪县、陕西西安、安徽池州等多地成立“采风创作基地”。宗旨为构建中国新诗本土性、民族性、青年性,打造诗歌高地,拓展中国新诗的宽度和广度。(亚涛)

写作:对诗意生活的挖掘——华语作家网副总编辑、诗人马文秀与学生畅谈生活

为了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与鉴赏能力。4月11日,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邀请中国诗歌学会社会活动部副主任,诗人马文秀开展“写作:对诗意生活的挖掘”主题讲座。讲座由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副主任胡冬智主持,天涯创意写作中心成员以及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学生聆听了讲座。 马文秀从“诗意生活与生命追求”开篇,阐明根源于自然与土地的写作,需要写作者挖掘,不断游历,在作品中写下自己的行迹。人生如同旅行,生活是沿途的风景。只有感受不同的风景,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丰沛人生阅历;要善于发现生活,走进生活,这样才能从生活中不断收获写作灵感。积累写作素材时,要重视深入内心的挖掘,把握有限的经验,挖掘无限的潜能。 随后,马文秀从自身创作展开,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马文秀提出,同学们闲余时要多散步,散步能够感受生活中的细节。她还提到著名作家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某一天行走途中,见到一个事件引发的思考。马文秀讲到她有一些作品是在行走获取创作灵感的,如《坐在地铁上的赤子》是在乘坐北京地铁10号线时创作的,当时她关注那些为了理想、为了生存而奋斗的劳动者群体,在漂泊中的坚守与抗争,在她看来,奋斗者的存在就是一个民族的风景;《在夏宗寺与文秀相遇》是在夏宗寺时遇见同为“文秀”的僧人时有感而发;《夜幕下的骑行者》是基于亲身体验和长期的观察写成的,骑行者是无数在城市中拼搏人的精神写照;长诗《老街口》的创作也是在春夏秋冬走进百年藏庄塔加村,参加青海古村落举行的开耕仪式,在惊奇与惊喜中创作而成的,这些作品都是行走的最好照见。从写作源头去提取诗意、由

获奖作品集《雪庄纪事》试读/青头(节选)

《雪庄纪事》作者:付开虎 演播:李薇 著名作家联袂推介获奖作品集《雪庄纪事》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美文》常务副主编 、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 穆涛:《雪庄纪事》用小说编年的书写方式,通过生动的故事反映了西部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阐释了西部农村四十多年来的深刻变迁,反映了他们的挣扎、追求、爱与欢乐。新华书店 隆重推介 均有销售西北书城 坐标: 兰州市庆阳路330号 青头是五年前跑了的,跑去祁连南山的俄博岭上挖煤。 雪庄人好多年没见这娃,就说这娃有本事,出门挣钱,养家,像个男子汉的样,又听说青头在南山里,活路虽重,但一天能挣十个元……天,雪庄爷们苦挣苦扒一天,也只得个五角钱左右,是二十天的收入呢! 青头这娃有出息! 青头这娃果然有出息,常常有钱和物托人带到家里来。 可谁能想到,昨天夜黑里,青头回了雪庄。 陪着他回来的还有健壮的黑牙,一身黑毛顺顺地披在滚圆的脊背上,油光水滑,显然是吃的好,跟了青头在外面享福。 他们的归来,在雪庄里引起一场不小的轰动,人喊狗叫,清早起来,雪庄人就闹闹哄哄着去瞅,看这娃究竟成了个啥气候。高声大嗓地进去,见青头黝黑的皮肤上套一身大开领的衣服,底下不知啥料子的裤子把个大长腿绷得紧紧的,直直地下去,掩盖着贼亮亮的一个鞋尖。 青头果然成了人! 满屋缭绕着一股香香的烟味。 雪庄嘴巧的乖娃们直着嗓子叫——青头爸!青头爸! 青头就从沟子后面摸出一把糖粒和花生来,让尕娃们甜嘴嘴。 俊秀本分的腊腊端着一个黑铁锅,一脸幸福地走进来,给乖娃们往小衣服口袋里装刚刚炒熟的青青稞。 几个乖娃儿嚼着奶糖,满脸幸福地围在青头和腊腊身边,

农民作家章社友火红晚霞三部曲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近日,由作家万里行、中华风杂志社主办,华语作家网、天津市武清区协办的农民作家章社友“火红晚霞三部曲”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在此次研讨会中,《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首先发言,他说到作者以第一人称为视角,显得很新颖,给人全视角,全新的感觉,全新的震撼,非常真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诗人陆建说,看到作者章社友的书稿,很亲切,这是一个有生活,有追求的作家,希望作者再接再励,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新的成就。《中华风》杂志常务社长、诗人王从清;《中国作家网》超侠;《人民日报》社原高级记者张占鳌;天津市武清区作协主席王彦明及副主席王冠、于长华;著名杂文家梅桑榆;作家刘玉峰、王为民、作家书画家马生有、张栓固;《萧河》诗刊主编白恩杰;《华语作家网》总编辑傅志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姜连起;天津海河文学社社长刘荷花、《豫青在线》网苏雁滨,《中华风》杂志副主编苏方平以及作家诗人张翰轩、吕丽红、杨晴颍、陈帅等参加了活动。 农民作家章社友是河南西峡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家万里行副秘书长。他从1980年开始,创作了大量以农村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先后创作了中长篇小说《西峡口》 《日落西山》 《沧海横流》 《鹳河岸边》 《山路弯弯》 《黄土地》 《驻村书记》 《天道酬勤》等作品。电影剧本《人民的公仆》荣获北京第九届影协杯优秀剧本征集评选二等奖;电影剧本《传奇的红五星》荣获重庆影协杯提名奖、电影剧本荣获北京文联电视剧本征集入围奖;电影剧本《日落西山》荣获山东省文联、凤凰兄弟杯优秀剧本二等奖。

李迎兵长篇小说《沐月记》新书访谈

华语作家网: 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打一直是小说,无论是鲁迅,还是张爱玲,都提供了一个传统阅读的范本。从新时期文学,尤其先锋文学,然后到后来的纯文本,跨文体,以及在泥沙俱下的网络时代,文学期刊式微的标志是读者减少,纷纷流向短视频,以《人民文学》《收获》等为文学地标,依然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存在。请问李迎兵老师,您的五十八万字长篇小说《沐月记》入选曾推出多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品的 “中国专业作家典藏文库”,由中国文史出版社隆重推出,其亮点何在? 李迎兵: 如果要按照通常的出版惯例,五十八万字的内容体量,很难走畅销书的路子。但责任编辑方云虎先生,却慧眼识珠,一眼盯住了这本书的艺术成色。上选题会时就连出版社领导都给予《沐月记》以 “厚重、细腻”的评价。所谓“厚重”,可能不仅仅是内容的体量,而是现实感、时代感和历史感,尤其突出了“钩沉历史,观照现实;蹀躞千里,史诗品格”的艺术定位。由中国文联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平和中国小说委员会副主任、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评论家胡平推荐,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作序。《沐月记》入选的“中国专业作家典藏文库”曾推出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及著名诗人、国家一级编剧邹静之等名家的作品。这也是算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吧。 华语作家网: 如果作为一个文学对话,李迎兵老师是否觉得就当代文学的纯文本话题有何看法?尤其,您的《沐月记》里的文体追求和艺术成色与纯文本写作的异同? 李迎兵: 所谓纯文本写作,实际上是前沿写作者的一种对传统写作的颠覆,与此同时也是对所谓主流框定的一种剥离。我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