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作家万里行及中华风杂志社在郑州为“农民作家”章社友召开文学作品研
近日,由中国·作家万里行,中华风杂志社共同举办的农民作家章社友文学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世纪汇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隆重开幕。届时来自全国的20余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及媒体记者参加本次研讨会! 据悉,本次作品研讨会是由中华风杂志社主编张栓固主持,他首先朗读了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中国报告文学事业终身贡献奖获得者,中华风杂志社社长周明发来的贺信。 中华风杂志社常务副社长王丛清致开幕辞,他首先对各位作家、诗人、评论家、及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提出: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通知;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的统一要求,中国·作家万里行和中华风杂志社共同举办了这次有针对性的文学作品研讨会,希望各位作家、诗人及文学创作者以此为契机,深入一线,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更多描写农村生活,彰显新时代农民风采的佳作问世,最后,预祝本次农民作家章社友文学作品研讨会圆满成功! 接着参会人员,朗读了西峡县原宣传部副部长王峰的贺信,在贺信中,王峰向各位作家介绍了西峡县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并就章社友几十年的文学创作之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殷切期许章社友同志,保重身体、创作出更多歌颂龙乡人民的好作品! 研讨会上,中华风杂志社副总编苏芳平提出:社友的书越出越多、文笔也更加有力,但唯独不变的是他始终“朴实”的文风,这种根植于土地的力量,散发这乡土气息的文字,却始终伴随着他的创作之路,这种复合了声调、方言和感悟的朴实感,总能在顷刻间打开你的思绪之门,引领你到灵魂的根部,也会拉近与心灵的距离,带来一丝伤感、一种温馨,甚至是一种感动! 著名文学评论家彭进就章社友的文学作品进行了精彩的评论和解读,并从章社友创作的《黄土地》,延伸到乡村文学的发展历程,就文中人物形象和描写特点进行了评论,认为,这本小说写出了丰富的人物群像,符合创作规律,并在深挖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同时,增加了人物的个性与提点,使阅读起来更显得轻松和接近生活。 《散文选刊》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老海提出,章社友作品中的文学情怀和现实担当精神,对于农村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投入都非常深入。 《三农》杂志社社长,著名作家杨秋意提出,章社友的小说中涉及大量的地方方言,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文中清晰地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人物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在整个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坚守与变更,都拿捏得恰如其分。 诗人黄栓江,更是现场赋诗,从诗情画意间,表达出对章社友文学作品与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的肯定,《大河》诗刊社副主编,著名诗人竹林,著名作家寇洵、高拾成 等参加了本次文学作品研讨会! 在答谢词中,章社友坦陈自己非常享受创作过程,自己从一个农民、一个文学爱好者走到今天,受到各位名家的褒奖和评论,感到受宠若惊,回想风风雨雨坎坷曲折一路走来,始终坚信追求真理,无怨无悔,始终与生养自己的土地为伴,与哺育我的父老乡亲同行;我出生在农村,养大我的父母是农民,给予我帮助的也是农民,我的启蒙恩师乔典运更是将一生的著作,倾注于农民生活,而我有什么理由不用我拙
《中华风》、中国作家万里行河南办事处成立
近日,《中华风》、中国作家万里行河南办事处揭牌仪式暨作家在郑州举行。书法家梁国银,《散文选刊》编辑部主任、作家老海,高拾称作家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由《中华风》主编张栓固主持,《中华风》常务社长王从清与作家裴伟共同为河南办事处揭牌。 《中华风》常务社长王从清表示,河南办事处的成立,不仅仅是《中华风》与中国作家万里行活动发展的需要,也将为我们与地方交流搭建了一个文化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河南办事处成立为契机,响应时代召唤、履行崇高职责,深入基层生活一线,为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2020“文成秋韵 诗画同行”在文成举行
10月21日至25日,2020“文成秋韵 诗画同行”在文成举行。 10月22日,全国诗人、画家们在玉壶镇吴垟村中央港文化礼堂参加2020“文成秋韵 诗画同行”开幕式,深入侨韵玉壶·国际慢城采风,走访了玉壶水巷炊烟、西山寨、玉壶国际化旅游风情街、芝水街、山一角等地采风创作,现场写生创作书画作品40余幅。 活动中,诗人、画家们走访了刘基庙、安福寺等文化古迹,领略了百丈漈、铜铃山森林公园、猴王谷的自然风光。通过采风创作,诗人、画家们对文成的人文历史有更亲密的接触和更深入的了解。 据悉,此次全国知名诗人、画家30余人走进文成,深入各个领域采风,感受文成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同时由画家诗人们撰写的反映文成的各方面的诗画在《诗歌风赏》等媒体刊发,会使人们对文成的古今有更全面的认识,更好地宣传文成良好的生态资源与丰富的人文(华侨)历史,提升文成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文成创建全域5A旅游县。此次活动由文成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文联、县玉壶镇、北京慕玺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诗歌风赏》编辑部承办。(郑碎珍)
传承红色基因,讲述扶贫故事——百名作家走进中国峡谷城黔江
继承先辈遗志,踏遍黔江大美;领略峡谷险貌,展现扶贫硕果。11月1日,值此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心筑梦喜迎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由重庆市黔江区委宣传部、文联(作协)联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作鼎坚(北京)艺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中国峡谷城文学创作活动,邀请来自祖国各地的知名作家前往久负盛名的革命老区,以书写建党百年伟业,传承红色基因,讲述扶贫故事为宗旨,开展一系列的走访、座谈、采访活动。 革命老区黔江,曾留下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的足迹。11月1日上午,来自祖国各地的百名作家,汇聚黔江红军广场,怀着无比凝重的心情向烈士默哀,缅怀他们的奉献精神。中国峡谷城文学创作活动组委会主任丹增、执行主任赵晏彪代表作家们向烈士雕像敬献花篮,来自各地的作家一一敬献鲜花。 黔江区委领导及百位作家在红军广场共同举行书写建党百年伟业,百名作家黔江倡议签字仪式,倡导广大作家写出新时代民族奋进作品。 黔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泽玉在讲话中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区委、区政府倡导文学艺术界,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和增强四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促进黔江文学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相信各地作家朋友来黔江体验生活后,将创作出反映时代气息和黔江人民火热生活的精品力作,为黔江文学画廊和旅游发展增光添彩。 黔江区人大副主任孙章华在讲话中说:黔江是贫困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黔江人民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艰苦奋斗,极大地改变了黔江贫穷落后的面貌,历史性地实现了脱贫摘帽,把黔江建设成了宜居、宜业、宜游之地。作家们用手中的笔,书写黔江人民苦干实干的伟大实践,书写黔江故事新时代华美篇章!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丹增说:黔江是块神奇的,美丽的继往开来的革命老区,这里有英雄的血浇灌出的灿烂鲜花,这里有勤劳的人民,这里有朴素的土家族、苗族和二十余个少数民族,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我们看到了这些由黔江人民制作的胜利的果实。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说:作家深入生活是党中央一贯提倡的,作家一旦脱离的生活和人民,他的作家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树。我们来黔江,就是体验这里的人民他们战胜贫困,战胜自我,战胜老天爷的雄心和气魄,丰富我们的创作经历,从人民生活实践中提炼素材,让我们文学更加有生活气。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衣向东代表作家们发言时说:作为作家,我们的笔为谁而写,为什么而写,我们的情感为谁而抒发,对于作家是要深刻反思的。自古以来文人都是冲在历史前沿的战士,在迎接新时代喜接建党百年的时候,我们作家不能失语,我们要做为人民歌,为祖国而歌的歌手。 著名作家陈川、田瑛、刘爱萍、张庆和、王子君、高若虹、雷子、华小克、王明凯、刘运勇、彭斯远、邢秀玲、何炬学、王雨、糜建国、张涌等参加了倡议活动。 会议由黔江区文联主席阮泽鸿主持。 活动最后由本次中国峡谷城文学活动组委会执行主任、著名作家赵晏彪宣读了倡议书。 倡议书(全文) 我们要做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倡导者、践行者;我们要用手中的笔,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彰显崇高信仰之美。 我们要站在人民的立场,走在时代的前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