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创作丨王为民:说说天津的“红眼儿”与“白眼儿”

小女儿夫妇携子壮壮从东北来天津看望父母。 昨晚我领外孙遛弯散步,有天津本地人邻居指外孙问我:“嘛?红眼儿?白眼儿?”我一愣,怔住了,反问:“嘛叫红眼儿?嘛叫白眼儿?”接着又跟问一句:“白眼儿狼?”他见我连“红眼儿、白眼儿”都不懂,满脸狐疑地瞅了我一眼,不屑一顾地急忙边走边摇头:“不是!不是!”但又没给我讲出所以然来…… 回家后,我上网一查,在《百度》里果然有“红眼儿、白眼儿”之说。解读天津话“红眼儿”与“白眼儿”更有意思了。 天津地域民风朴厚,有些特色方言和俗语可谓独树一帜,比如咱们天津老人对孙子辈儿的“红眼儿”与“白眼儿”独特称呼,当地人可谓耳熟能详,但外地人却一头雾水。那么这“红眼儿”“白眼儿”到底是怎么来的?而如掌上明珠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怎么就有了“红眼儿”“白眼儿”之分了呢? 究其渊源,著名民俗学者、天津民间文学研究会理事由国庆先生介绍道: 传说在老天津地道外有位董大爷,他的孙子小名叫红眼儿,外孙乳名称白眼儿。有一天,董大爷带着两个孩子到河边遛弯,大爷不小心落水,很快就不见了踪影。岸边的孙子红眼儿见状放声大哭,拼命地呼喊着:“爷爷!爷爷!……”可一旁的外孙白眼儿则若无其事地对红眼儿说:“我爷爷在家呢,你等你爷爷吧,我得回家找我爷爷去了。”说完,头也不回便回家了。 谁知董大爷是在白洋淀长大的,水性好,水下能换气儿,他很快就在下游平安上岸,又赶紧跑回原地找孩子。当他发现原地只有孙子红眼儿,外孙白眼儿不知去向,大吃一惊,心中很是着急。 从孙子红眼儿口中得知白眼儿回家找爷爷后便放了心。 这次从两个孩子的不同表现中,心

【文·无垠】武清作协跨界作品展之绘画配文

• 武清作协“文学+”理念 • 文艺跨界彼此交融 绘画 文学 摄影 “文·无垠”,是指将不同的艺术样态彼此交融,以文学作为贯穿的根,以艺术来实现跨界,这就是武清文联多样联动的艺术理念,也是武清作协提倡的“文学+”理念,基本上实现了静态文字的立体呈现。 文蕴画悟,本期展示作家协会为美术家协会老师的作品题写的诗句,文字对于绘画是一种充实,而绘画同时又可以给予作家以相应的灵感。

书写,以爱的名义

在天津市作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基地和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学服务社会示范基地韩村揭牌仪式现场,武清作协会员集体参与的主题创意演出《书写,以爱的名义》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碧波伴雨眠, 荷飐风间。 鸥鹭缱绻水潺潺。 迢迢千里至江南, 渔舟唱晚。 玉带绾千年, 五水通贯, 千帆竞流凭栏看, 浩荡烟波今又起, 换了人间。 这首《浪淘沙·运河》 是我为我的家乡武清创作的诗歌 诗歌里流淌的那条河 是庚续武清千年文脉的母亲河 滥觞于隋唐 兴盛于明清 今天的京杭运河武清段 依然迸发着源源不断的动感与生机 关于河的故事 从小到大我读了很多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尽显历史的跌宕与颠簸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涌动着鄂温克人的浪漫与坚韧 还有徐则臣老师的《北上》每一个句读都在诉说着京杭大运河蜿蜒流过的起承转合 作为天津市作家协会和武清区作家协会的一员 自8岁时在《天津日报》发表处女作的那一天起 文学的种子就在我稚嫩的心田里抽枝拔穗 梦想着有一天能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家乡的故事、母亲河的脉搏 与这昂扬的时代节拍交相唱和 当然,不仅仅是我 在武清区作家协会 还有一群和我一样对家乡一腔深情,对文学满怀热忱的人 我们以梦为马,以文抒怀, 用笔下的一撇一捺书写着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爱的炽热 看,武清人的笑脸,在我们创作的案头开出的幸福之花,一朵接着一朵 把眉目调弯 看一泓秋水 悄悄把和谐与安宁储满 指尖上的黑小麦 在清脆的鸟鸣中复活 石磨幽香,依旧开在光阴之上 养肥一场思念 我沦陷于一次回眸 小草掩蛙鸣 杨柳逸清荷 云朵驮着太阳在大地上游走 广场上人们执扇而舞 街道上几位老人聊着春秋 灯火可亲

那些人,那些事:一个新闻记者的“碎碎念”

王春晶 一个新闻记者的职业生涯要接触很多人,多到通讯录几乎每天都有更新。 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人生。人与人的境遇无法复制,人与人的故事各不相同。遇到越多的人,就会遇到越多的故事,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会给人无限的思考与启迪,沉浸于此,便觉得记者这个职业越发地与我投缘。 1 接到采访任务,采访对象是一名特级飞行员,他曾四次入闽轮战保卫祖国、完成多次重大演习和科研试飞。采访中,让我惊讶的不只是他的经历,他那严谨的语言、流畅的讲述、动情的表达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也可堪称是“特级”了。之后,我把写好的稿子发给他核实,他一字一句地更正,特别是关于专业术语的描述,慎之又慎,完全不用担心发出去的稿子会有什么纰漏。 这种特别“会聊”的被采访者会让我心中生出莫名的欢喜,他们不但表达能力好、逻辑思维强,而且废话不多,他说的正是你想问的,你只需要把录音笔打开,像与老友聊天一样,听他的故事,听他的感慨,有时聊到笑容满面,有时聊到潸然泪下,情感聊出来了,稿子也就成了一大半。回去打开录音稍加整理,一篇好的人物通讯“浑然天成”。 事实上,这样的采访对象少之又少,毕竟没有“被采访”这个专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学历有高有低,有的性格粗枝大叶,有的性格内向腼腆,能够面对镜头手不抖、话不颤,就很优秀了。 2 老张家住农村,条件拮据,因为多年对身患重病的妻子不离不弃,成为宣传的典型。采访老张之前我下了一番功夫,列提纲、查资料,生怕在采访时沟通不顺畅耽误时间。见到老张是在他简陋的老屋,他一身简朴的着装、一脸纯粹的笑容,俨然一位慈祥老父亲的形象。“我就是一个老农民

【获奖作品展播】周子妮:闪亮的日子在京津城铁

城 市 THE MEMORY OF THE CITY 作品展播 记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近日,在天津市作协举办的系列征文活动中,武清区作家协会王彦明获得“迎接党的二十大‘国之大者’·新时代山乡巨变”主题征文二等奖,周子妮获得“迎接党的二十大‘国之大者’·城市记忆”主题征文和“迎接党的二十大‘国之大者’·新时代山乡巨变”主题征文三等奖。平台将依次推送展播。 《闪亮的日子在京津城铁》 作者周子妮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下午4点,料理好手头的工作后,出发前往京津城际铁路武清站。正是人间四月天,翠亨路沿途盛放的春花正呢喃着粉红的心事,即使还没到晚高峰,这里仍然川流不息。拎着行李的人们匆匆走过天桥,在城际站汇聚成一条涌动的河流。我也快速走了过去,安检,扫码,出示身份证,成为河流里的一滴小水珠。 4点25分,复兴号动车准时进站,车门顿时变成了一眼旺盛的泉,人流一股一股地往外冒,待那眼泉将近未尽时,列车员一声哨响,催促人们尽快上车,我所在的一小股支流才汩汩地涌进车厢。我靠在柔软舒适的座椅上,享受着短暂的惬意时光,即使目的地是北京,从天津的武清站出发,车程也才只有短短23分钟。从前,从武清到天津市区,要坐近两个小时的“611”,更不要提去北京,随着城际铁路的运营,那样的“慢日子”已经一去不返。彼时窗外春光正好,温煦的日光熨帖着大地,遍野的春色明目张胆地潜伏在铁道两旁,只等东风对上暗号,斜阳下达指令,便对着车窗将贪看春色的人温柔狙击。我从背包中掏出书本,是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我只喜欢这一类人,他们的生活狂放不羁,说起话来热情洋溢,希望拥有一切,他们对平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