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那些事:一个新闻记者的“碎碎念”

王春晶

 

一个新闻记者的职业生涯要接触很多人,多到通讯录几乎每天都有更新。

 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人生。人与人的境遇无法复制,人与人的故事各不相同。遇到越多的人,就会遇到越多的故事,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会给人无限的思考与启迪,沉浸于此,便觉得记者这个职业越发地与我投缘。

1   

      接到采访任务,采访对象是一名特级飞行员,他曾四次入闽轮战保卫祖国、完成多次重大演习和科研试飞。采访中,让我惊讶的不只是他的经历,他那严谨的语言、流畅的讲述、动情的表达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也可堪称是“特级”了。之后,我把写好的稿子发给他核实,他一字一句地更正,特别是关于专业术语的描述,慎之又慎,完全不用担心发出去的稿子会有什么纰漏。

 这种特别“会聊”的被采访者会让我心中生出莫名的欢喜,他们不但表达能力好、逻辑思维强,而且废话不多,他说的正是你想问的,你只需要把录音笔打开,像与老友聊天一样,听他的故事,听他的感慨,有时聊到笑容满面,有时聊到潸然泪下,情感聊出来了,稿子也就成了一大半。回去打开录音稍加整理,一篇好的人物通讯“浑然天成”。

事实上,这样的采访对象少之又少,毕竟没有“被采访”这个专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学历有高有低,有的性格粗枝大叶,有的性格内向腼腆,能够面对镜头手不抖、话不颤,就很优秀了。

2

老张家住农村,条件拮据,因为多年对身患重病的妻子不离不弃,成为宣传的典型。采访老张之前我下了一番功夫,列提纲、查资料,生怕在采访时沟通不顺畅耽误时间。见到老张是在他简陋的老屋,他一身简朴的着装、一脸纯粹的笑容,俨然一位慈祥老父亲的形象。“我就是一个老农民,不会说什么!”老张腼腆地笑了笑。“您就说说,这些年是怎么照顾老伴儿的,是什么让您无怨无悔地坚持!”我的语气尽量自然,让他能够放松,但老张还是有些拘束。索性我放下相机,收起笔记本,贴着他家的炕沿,盘起一条腿,侧身坐在老张对面,像来串门儿的邻居一样跟老张聊了起来。

 “看到她被病折磨得受罪,我心疼,不能不管她……”没说几句话,老张就落泪了,他攥住老伴儿的手,直到采访结束都没有松开。他不像我采访的那位特级飞行员,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有条有理,自始至终,老张没有几句完整的话,但每说一句,都是眼泪汪汪的。

 那次采访没有录音,笔记本上只记了不到十句话。但老张零散的话语和哽咽的声音,像过电影一般印在我心里,一篇近三千字的稿子我是含着眼泪写完的。

 “会说”与“不会说”,或许也没那么重要。

 其实,好故事不都是“说”出来的,触动人心的不只是在语言里。

3        

 有人打来电话提供新闻线索,说一农户种植油用牡丹,是一种集观赏、食用及药用价值为一身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在当地种植是首家。我自认为这是个有亮点的新闻,接到电话的第二天便拿着相机前往。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油用牡丹种植基地,我傻了眼:“牡丹呢?”工作人员指着田里稀稀拉拉的秧苗笑着说:“这就是!”我有些诧异,虽然还没到牡丹花开的季节,但至少也应是枝繁叶茂吧。也怪我没有问清楚。我俯下身,小心翼翼端详这些幼苗,担心稿子刚发出来它们就“夭折”了,那岂不成了假新闻。“现在是幼苗期,过几个月就能开花了!”农户胸有成竹,也算给我吃了颗“定心丸”。

 拍摄、采访、写稿……一气呵成,稿子很快见报。

没过多久,又得到一个新闻线索,当地农民种植枸杞,看到枸杞果实满枝,我欣喜不已。那里与种植油用牡丹的地方只一堤之隔,采访空隙我问了问牡丹的情况,希望等到花开时再过来拍摄,把“国色天香”的美景分享给读者。“大概是牡丹‘水土不服’,加上没有种植管理经验……”话没说完,我就懂了。当时,对于这样的新闻线索,我心里多少有些抱怨。

 后来听说,枸杞种植也只收获了一季。

  4   

 那段时间我跑基层特别多,总是采访一些特色种植,说来也巧,每次宣传报道后便没有了“下文”,我甚至觉得自己的笔有些“晦气”,以至于送自己一个“一写没”的绰号。常常我拿起相机准备去采访,同事就会叮嘱“笔下留情”,紧接着是一阵笑声,那笑声悠悠地在记忆里回响了很久。

 再去那几个被我“一写没”的地方是几年以后。百亩葡萄种植基地果实累累,南方甘蔗试种成功,采摘园、休闲农场游人如织……这里“脱胎换骨”的变化让我惊叹不已。一问才知道,正是因为有了当年那些勇于探索的“开荒人”,才有了当地新型农业的蓬勃发展。

 此时回想起那片“夭折”的牡丹,也没那么尴尬。能够敢于打破传统种植观念,敢于面对失败与挑战,这些,足以让人刮目想看。

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开始,每一份不畏辛苦地尝试与付出,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5      

 某社区举办冬至“送温暖”活动,志愿者包饺子邀请独居和困难家庭老人一起过节。志愿者们忙着包饺子、烧水、准备小菜,老人们围坐在圆桌前有说有笑,活动现场既热闹又温馨。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老人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问他们饺子好不好吃,老人边吃边竖起大拇指,我赶紧拿起相机抓拍了几张照片。我拍照不是很专业,但镜头里的笑容很真实,我觉得这样的照片是可以“交差”的。

 这时,活动组织方请来的一位“高人”拿着相机在现场指挥起来,他说我这样拍出的画面不完美,应该每位老人身边有一名志愿者陪伴,来体现志愿服务的温度。于是,吃得正香的老人被重新安排座位,忙得不可开交的志愿者被指挥坐在老人身边,老人吃饺子的表情要和志愿者互动,连志愿者怎么给老人夹饺子都有规范动作,一番操作下来,着实令人尴尬。

表情是不会骗人的,看得出来,老人那种勉为其难的情绪是在刻意压制。

我试图委婉地阻止这种拍摄,表示我没再举起相机对着那些老人,是发现他们面对镜头非常不自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吃饭时有个陌生人总举着相机拍个没完,怕是连咀嚼的动作都不会了,心中定会生出一种反感。

他开始指责我的不专业,并用一大堆理论教我如何布置画面,怎样拍好照片,他说的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不管怎样,对于这样的活动,他的这番理论我难以认同。

 “暖心”的饺子若是吃成了“堵心”的饺子,活动的意义何在?

 新闻如果是被“导演”的,采访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6         

国际马拉松赛场上,在奔涌的人群中,一对年轻夫妇推着婴儿车带着宝宝奔跑的身影格外显眼,我将镜头对准这一家三口。他们放慢脚步,热情地向我挥手,笑容特别灿烂。这笑容一旦进入镜头,即使没有什么拍摄技巧,都可以直接加分。对于记者来说,真是求之不得。

“您是记者吗?是要采访吗?”这声音似乎比笑容还有感染力。我也笑着挥了挥手,不由自主地靠近他们。因为除了拍摄赛场画面,还要采访一位年龄最小选手。其实,开赛前主办方提供我们一份名单,最小选手是6岁,这是“官方”的,按理说也是最靠谱的,可看到婴儿车里的这个宝宝,我怎么都觉得他才是最小选手。或许是我对“参赛选手”这个概念理解不准确,于是开始纠结,连编号都没有的宝宝算不算是“参赛选手”?那时初当记者,做什么都畏首畏尾。我的顾虑在言语间流露,宝妈随即摘下胸前的参赛编号标牌,反手贴在了宝宝身上:“您看,这不就是参赛选手了吗?”她的机智与幽默没带半点犹豫。说真的,比起那些看到镜头躲躲闪闪、说话支支吾吾的人来说,这样的热情,作为记者难以拒绝。我应该给他们的宝宝一个机会,用镜头和文字帮他记录下这段他还没有记忆的人生序章。为了严谨,写稿子时我把“最小参赛选手”加了引号,就这样,他们一家三口登上了报纸,我也顺利完成了采写任务。

 变通,可以促成两全其美;变通,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法则之一。

  7     

有人说,新闻记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在很多人看来,先进的事迹被采访报道是无限荣光的。但很多并不代表全部。

那天,打电话准备预约一个采访,刚一开口就被拒绝了:“我没什么事迹,不用宣传我。”我礼貌地回复:“您是有关部门推荐的典型,说明您很优秀,宣传您的事迹是为了传播正能量。”“算了算了,真的没什么可宣传的。”对方的口气似乎有些不耐烦,我猜他是经常被这样打扰厌烦了吧。挂掉电话,我有些懊恼,被拒绝终究是件很没面子的事。

我会跟同事吐槽这样的人,但内心对他们还是赞叹的,毕竟,在“内卷”的大环境下,能够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已是十分难得。

并不是说,那些愿意接受采访、积极配合宣传的人就是高调的,我倒觉得能够热情地面对采访是对记者职业的一种尊重。

有些采访,可能要耽误受访者的很多时间,对于这种打扰,其实我们也会感到歉意。特别是采访一些特殊事件和人物,忐忑的心情也是有的,如果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认真对待,自然是再好不过。

采访在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下进行,直接影响写稿时的状态,这一点毋庸置疑。

8        

 一个新闻记者需要不断地深入生活,深入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在微信朋友圈里深入生活,是我找到的另一种方式。

 记者做久了,会有一个庞大的通讯录,当医疗、教育、体育、文化、公安、交通等各行各业的被采访者成了微信朋友圈里的“土著”,随之也会有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微信朋友圈。他们有的喜欢转发行业相关知识,有的喜欢分享自己的工作状态、人生感悟,而这,也为我了解一个行业、了解一个行业的工作者,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空间,不论是对自己的工作还是生活,都十分有益。

 当年,我在负责蓝天救援队支援河南防汛救灾系列报道时,除了视频连线和语音通话,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他们的微信朋友圈里。在这之前,我并不了解这支队伍,因为他们在救援现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的沟通,很多资料和素材的集取,都是来自他们的微信朋友圈。当时,一位“00后”小伙儿支援河南的第二天,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我只是个凡人,也会有私心,但我是中国人就一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其他中国人。”我不知道别人看完的感受,反正我是被深深触动了。借着那份激情,我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一篇人物通讯。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可以靠近生活的地方,亦是一个可以探寻人内心世界的地方。

 9      

一篇新闻稿和文学作品一样,需要反复推敲、修改、润色,这种提升几乎没有边界,完全取决于交稿时间,直到稿子刊发,都感觉与自己脱不了干系,一旦发现哪里不够严谨,便会暗暗自责。完美,真的是遥不可及!

 很多时候,忙碌来自追求完美,来自自我施压。

 忙碌可以制造焦虑,亦可以治愈焦虑。办公室里此起彼伏带有节奏感的键盘声,有时候特别催人奋进。每一个有力的“回车键”敲响,似乎都预示着一篇稿子的顺利收工,也预示将有更多的人成为你的读者。

 当一个采访紧接着另一个采访,便会发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别人的故事里。这有什么不好呢?有些故事让我们读懂了自己的过去,有些故事让我们看清了现在、憧憬着未来。在别人的故事里品味人生,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作者简介

王春晶,武清区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武清区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散见《天津文学》《金陵晚报》《天津日报》《中老年时报》《运河》“学习强国”等刊物及网络媒体,部分作品在区级和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