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报告文学

环保“犟人”的生态情怀

    


 

作者:苏宪权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凭着质朴的信念,几十年如一日为环保摇旗呐喊,坎坷的岁月也并未改变初衷。他义务宣传环保,坚守绿色家园,既是环保义务宣传员,又是环保义务监督员,哪里有污染,他就出现在哪里,三十五年来,他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力推生态文明,用执着的星火,照亮无数人的美好生活。他就是“犟人”贾尚峰。

 

 

1988年春,贾尚峰有幸参加了滑县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活动,看到一条条被污染的河流,他心痛不已。从此,贾尚锋横下一条心,要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环保事业。

1990 3月,滑县城建环保局一行人到王庄乡收窑厂排污费,高中毕业的贾尚峰正在镇上编写乡(镇)志,被抽出来协助此事。对于环保,贾尚峰并不陌生,两年前,他参加了县城建环保局组织的环保培训班,并在当年的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中获得表彰。当月,贾尚峰被滑县环保局招聘为“滑县环境监督管理员”,并为他配备了一辆自行车。

说干就干,具体做起事来,他才感到能力的不足,虽然他参加过环保培训,但掌握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贾尚峰就自费订购十多种环境报刊和书籍,他晚上学习环保法规、环境知识,充实自己,白天带环保展板、环保手册等资料图片,到工厂、学校、田间地头、集市庙会上进行宣传,王庄镇的大小村庄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贾尚峰为守护绿水青山费尽了力,很多人不理解, “一个‘编外人’,做做样子就行了,还真上了心,把家里的正事儿都撂一边了,谁说都不听,真是个‘犟劲’!”家人的埋怨,别人的讽刺,时刻都在动摇着他义务环保的决心。

妻子焦香荣提起贾尚峰,就一肚子怨气,“这年头大家都围着钱转,不憨不傻的大老爷们,他不说养活老婆孩子,每天就知道往外跑,家里三个孩子,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这些都要用钱。家里的事一点也指望不上他。”“地球只有一个谁都知道,保护爱惜这道理大家都懂,说是舍小家为大家,可外面的家太大,事太多,你能管过来,光见他一个人瞎忙。”

说归说,做归做,焦香荣还是默默地把家里地里的活全包了,农闲还跟人到外村打零工,挣钱维持孩子们的零花。

一些村民见了贾尚峰,也是阴阳怪气,“贾编外来了。”作为一名不在编的环保工作者,贾尚峰没少被人嘲讽。

对别人的嘲讽、妻子的挖苦,他总是不置可否地笑笑,但对环保工作依然不离不弃。1996 3 月,贾尚峰把自己干环保的经历写成一篇文章《历艰辛六年干环保,展未来愈加志更坚》,时任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看到后作了批示。不久,滑县环保局长把贾尚峰请到办公室,让他看领导们传阅的文件和批示精神,并鼓励他:“小贾,你的工作成绩,领导很重视,以后工作上有难处尽管说,我一定想法给你解决!”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贾尚峰始终抱着一种必胜的信心致力于环保工作。长虹渠南起卫辉市徐家堤,经浚县新镇,至滑县道口镇西入卫河,是卫河综合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河的一条主要支流,长达 100多里,横穿新乡、鹤壁、安阳三市,当时,地方小造纸厂其它多家乡镇企业的废水,通过长虹渠,直排卫河。 2000年秋,贾尚峰发现长虹渠变成了龙须沟。眼看着漂着白沬的废水,顺着长虹渠,排入了卫河,浑浊的河水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卫河两岸的居民苦不堪言。为了查找污染源,贾尚峰放下家里的收秋农活,一大早,骑着自行车,沿着长虹渠岸查找排污口。当时的长虹渠岸高低不平,他骑一段自行车,推一段自行车,岸路特别陡时,就扛着自行车往前走。在长虹渠新乡段,他发现了一个较大的排污口,逆流而上,顺藤摸瓜,最终找到了几家小造纸厂。原来是新乡辖区内几家造纸厂把超标废水通过地下管道排向长虹渠。

做好记录后,骑车近百里,又摸黑回到家。晚上, 他不顾一天的疲劳和一身臭汗,连夜写了调查报告。第二天,他把卫河污染源调查报告,交到滑县环保局。后来,通过协调,当地环保部门,彻底关停了这几家染污严重的小造纸厂。

 

 

“咚咚咚”、“咚咚咚”,阵阵鼓声和呐喊声,打破了古镇的宁静和安详。

20231014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总决赛暨滑县首届全民龙舟大赛拉开帷幕,来自全省各地市的20余支队伍参赛。在卫河岸边如画般的滑县千翠湖(西湖)上,队员们奋勇争先,向观众们展示中国龙舟文化的魅力。

如今水清岸绿的滑县千翠湖,曾是一个偌大的砖瓦窑坑。二十多年前,挖土烧砖几十年的滑县八一砖窑厂被拆除,留下一千多亩的巨大废弃窑坑。2012年通过改造,建成了大型滑县引黄蓄水工程——千翠湖,面积约有1800亩,蓄水面积达134万平方米,中间有湖心岛和各种不同形状的木桥,游客络绎不绝。因位于滑县县城西部,人们俗称滑州西湖。

在二十世纪末,滑县八一窑厂所处的太行堤向南,上下周围,有旧式烧煤制砖轮窑100多座。当时烟囱林立,黑烟滚滚,大片农田,被烧砖取土挖成了三五米深的大坑。

2004年夏秋,滑县打响了蓝天保卫战!贾尚峰按照政府的工作意见,主动找到太行堤上十多家窑主家中,积极宣传环保法规,耐心劝说窑主拆除污染严重的旧轮窑。当时镇上共有50 座窑,窑主们对拆除工作软抗硬磨,你白天拆我夜里补,你来我熄火你走我烧砖,跟工作队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当时正是七八月份的炎热天气,整天整夜的来回跑,说破了嘴,跑断了腿,窑主们嘴上答应的好,就是无动于衷。在污染攻坚节骨眼上,贾尚峰与死神擦肩而过。那天深夜十二点多钟,贾尚峰说服了一位姓陈的窑主,窑主决定拆掉旧窑后,与别的窑主合伙,申请建环保节能建材厂。有了成效,贾尚峰心中高兴,他谢绝朋友们的挽留,愉快地骑着自行车,沿着S101公路向家奔去。

走到半路,贾尚峰为了躲避飞驰而来的大货车,一不小心,连车带人,摔滚到路傍三米多深的沟里,当时就昏了过去。天快亮时才醒了过来,贾尚峰强打精神吆喝,被路人发现,在大家的帮助下,才艰难回到了家。

妻子见壮,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嘴里不住地埋怨:“你图个啥,小命差点都丢了!你要是有个闪失,在外上学的孩子,怎能安心读书,往后别干这个环保了,也不挣一分线!”别人都争着发家致富,贾尚峰却把家里的农活丢给妻子干,他两眼一酸,也流下愧对妻子的泪水。

在北京读研的大儿子,非常理解父亲,对母亲说: “爸爸做的是积德事,往后注意注意安全就是了!”

有妻子和儿女们的支持,贾尚峰更加坚定了义务环保的意志和决心。

2006年春,贾尚峰购买了辆新两轮电动车,从此,他在滑县更大的范围内,开展环境宣教和监督。2007 年春天,王庄镇政府发起了拆除土轮窑的攻坚战。2008 年初,第一家节能环保建材厂在王庄乡丁堤口村动工,南法休和陈红军两家窑厂合二为一,不久,王庄镇辖区内的50 座旧窑踪迹皆无。王庄镇的天空再也没有浓浓的黑烟飘荡。

 

 

2013 年夏天,卫河滑县段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卫河还流淌着劣Ⅴ类水质,污水来自何方?只有找到污染源,才能对症治理。于是,贾尚峰请示有关部门,带着环保法规和申遗资料,在滑县环保局、大运河申遗指挥部、卫河管理处等单位的的大力支持下,于6 5 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骑着自行车,开始了“千里卫河环保行”的旅途,所到之处,他向两岸群众、有关企业宣传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精神和《水污染防治法》,发放申遗宣传资料,动员大家行动起来,保护卫河清水,助推申遗成功。贾尚峰凭着一股犟劲,忘了炎热,忘了饥饿!骑行15天,途经两省七县,行程一千多里,散发环保宣传单和大运河申遗彩页三千多份,还摸清了污水的来源,为环保部门治污提供了翔实资料,也为大运河申遗留下了一段环保佳话。

20144月,贾尚峰被安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感动安阳2013年度人物”。

2015年元月,贾尚峰担任滑县王庄镇闫村党支部书记。当时,农村脱贫和防治污染,是两大攻坚战。在抓好农民脱贫的同时,贾尚峰在全村搞生态文明建设。并挤时间,到周围乡村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理念。20161231日,贾尚峰获得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蓝天之星”提名奖。

党的十九大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贾尚峰的劲头更大了,在抓好闫村党支部工作的同时,一有时间,他就骑上电动车,奔向社区、学校、企业、古会,宣传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

“八千里环保路,三十年铿锵行;你像一棵庄稼,从泥土出发,向绿色进军;你以傻子的憨劲,以智者的巧劲,用执着的星火,照亮无数人美好的生活。生态兴则文明兴。如今天也蓝了,水也清了,山美水美人更美。”2018621日,在郑州举办了河南环保颁奖晚会,贾尚峰被评为“第二届河南最美环保人物”。

2018715日,中央电视台采访组对贾尚峰进行了专题釆访,贾尚峰激动地说:“乡村振兴,良好生态就是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身体允许,我就把义务环保一直干下去,为美丽河南、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投入环保事业三十多年来,贾尚峰先后开展义务环境宣教活动两千余场,受教育者达二十多万人次。引导近百家企业,改变生产方式,实施绿色发展。多次在国家、省、市、县电视台进行环保演讲并获奖。书写《十三字环保歌》、《双碳的召唤》等多篇环保诗文,为环保鼓与呼,为生态文明建设,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如今,年过花甲的贾尚峰还在环保路上不断求索,追逐着美丽乡村的梦想和青山绿水的光彩。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