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斌诗集《暮鼓晨钟》出版发行
近日,中国作协会员、安徽省作协理事、宣城市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田斌的第七本诗集《暮鼓晨钟》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田斌,安徽宣城市人。中国作协会员,安徽省作协理事,宣城市作协副主席,《鳄城文学》主编。在《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解放军文艺》《北京文学》《上海文学》《时代文学》《清明》《诗选刊》《青年文摘》等报刊发诗千余首。有诗入选《中学生朗诵诗100首》《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精选》《中国诗歌年度排行榜》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7部。获《人民日报》“暖家”全国诗赛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暮鼓晨钟》是一部内容广泛而坚实、写法丰富而多彩的诗歌作品集。诗集题材主要涉及山水风景、田园乡土、挚爱亲情、家国忧思等。诗歌语言凝练,语调淡定、从容,对身边事物进行诗意拆解,诗句与鲜活的生活感受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率真的力量,给人以惊醒的触动和悠久的回味。 正如著名评论家孔令培先生在序言中所写:“诗人的生花妙笔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凡尘世间有的,都会有田斌的诗意描绘,但田斌的诗魂在本质上属于土地、田园以及植根于血脉中的故乡情结。这些纠结,化为辞章,形于歌咏,便形成了诗人一种藏于胸臆而又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作为当代实力派诗人,田斌作品曾多次发表于《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清明》、《安徽文学》等名报大刊,深受读者喜爱。(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李振 通讯员 黄朝江)

已故著名作家柏杨夫人张香华向郑州灾区捐款
近日河南郑州等地连降暴雨,造成内涝灾害以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牵动两岸。 河南籍台湾已故著名作家柏杨先生夫人、台湾诗人张香华女士看到了河南灾区报道,为家乡遭灾十分关切。 张香华女士通过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周明先生,为郑州灾区向河南慈善总会捐赠2万元善款,聊表对家乡父老表示关切和慰问,期盼郑州等地早日脱离洪灾,恢复正常生活。

2021年第二期《渤海风》目录
2021年第二期《渤海风》目录 卷首语 01 聆听鸟语/心庭 小说潮 04 把门打开/李晓楠 08 小Y的梦/鲁兴华 11 起坟/赵福海 15 比永恒多一天/那日娜 16 圈/吴斌 20 绝爱/李保璧 22 救赎/李成猛 24 浮萍/张秋菊 27 自立书亭/左同超 28 不见 shorts/天冬 29 绝境(外二篇)/王秀娟 散文风 31 百年红船正奋楫/陆相华 35 大树与小鸟 /裴东升 37 飞翔/杜爽 39 云在青天水在瓶/任红伟 41 麦苗掩映的思念/梅会林 43 我与《战友报》的三段缘/梁桐纲 45 蕉岭的低调/陈彦儒 47 我的生活与作家梦/宋海红 48 石榴寄情思/何利军 50 走进周庄/吴利强 52 望月/向墅平 54 再忆父亲/杨剑横 56 前度小女访“六榕”/李婷 58 住院琐记/晋耀文 59 琴弦为路/牛典 60 珍重待春风/杨林 62 梦湖散记/步德理 64 畅读《淇河晨报》/田万里 66 春风栖在故乡/平永东 67 老婆的风筝/邓英肇 68 打捞记忆里旧时光/彭道德 70 长长了的王府井步行街/霍忠 71 走进溪口/李景 73 纸上光阴,终究是空白的叙写/绿柳 74 童年的美好时光/孙赋瑶 76 风动,春归处/彭丽 诗航船 77 沉入杯底的茶(组诗)/王爱民 79 擦拭器皿的过程(组诗)/董喜阳 81 头屯河/黄金 82 火焰(组诗)/陈玉泉 83 青甘行(组诗)/海盈 85 树(组诗)/阿娉 87 骆驼的诗/骆驼 邓琍的诗/邓琍 88 云岭,一个没有星星的夜晚(外一首)/王恩贵 89 放歌江湖(外一首)/杨彬 活着(外一首)/浪少 90 一天中最美好的时间(外一首)/李继强 故乡/赵成 思念/王德席 91 仙女湖的风(外一首)/杨家育 春风(外二首)/王传忠 92 花殇(外一首)/黄军贤 藏在城市深处(外一首)/张明霞 我将把灵魂引向火光/张胜利 93 睡姿/雪瑞彬 94 心中之花(外一首)/田雪阳 熊流明的诗/熊流明 95 致敬护士(外一首)/王猛 假肢 (外五首)/刘文邦 96 寒食

“尚法杯”法治小小说全国征文大赛颁奖活动在文安举行
6月27日至28日,首届中国·文安“尚法杯”法治小小说全国征文大赛颁奖系列活动在文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知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家齐聚文安,分享小小说艺术荣耀、共庆党的百年华诞。 大赛由河北省小小说艺委会、中共文安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办公室和县司法局联合主办。征集时间从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共收到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参赛稿件1358篇。经过严格的初评、终评,郭建国的《月光浴》、赖海石的《午夜之光》荣获一等奖;吴金良的《发小》等5篇作品荣获二等奖,马宝山的《沉默的紫石街》等10篇作品荣获三等奖,《文安是个什么地方》等30余篇作品荣获优秀奖。乌力波网刊被授予组织奖。 颁奖会特邀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杨晓敏、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文摘》报副主编季冉、河北省小小说艺委会主任蔡楠、河北省文联《小小说月刊》主编郭晓霞、广东小小说学会会长申平、东北小小说创作基地主任袁炳发、河南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刘建超、《大观》主编张晓林、《作家文摘》编辑王晓君、《渤海风》主编刘国莉、《沧州日报》副刊部主任高海涛等嘉宾、评委出席。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法治文化与小小说精品创作”座谈会和“全国著名作家看文安”活动。

“凤舞银河‘诗教中国·诗歌教育论坛’”在安顺召开
“凤舞银河‘诗教中国·诗歌教育论坛’”在安顺召开 ——汪文学作《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主题演讲 5月30日,“凤舞银河‘诗教中国·诗歌教育论坛’”在安顺市银河学校召开,安顺市副市长汪文学出席会议并发表《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主题演讲。 论坛邀请了全国知名诗人娜夜、潘洗尘、李元胜、渝儿、梅尔参加论坛并分享各自的创作经历和对诗歌的观点。安顺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正志参加会议。 汪文学围绕《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主题,从诗性精神、温柔敦厚的中国精神、中国诗学的古典美与现代性、温柔敦厚品格的呈现、中国古典诗学温柔敦厚品格的现代价值等几个维度展开演讲。 汪文学表示,选择这个题目,一是出于自己的内心向往和学术兴趣,另一方面是基于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独特价值、现代价值、对于当代精神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也处于自己过去在大学从事二十多年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讨论“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这个话题,首先要追问中国精神的核心或实质是什么。中国经验的核心或实质既是诗性精神或诗性智慧。传统中国可以称之为“诗教中国”,传统中国人的人生可以称之为“诗性人生”,传统中国精神可以称之为“诗性精神”。诗性精神渗透到传统中国人生活的的方方面面。著名学者钱穆说过,传统中国文化是一种最富艺术性的文化,中国的历史就像一首诗。中国文化从本质上,就是一种诗性文化,是一种最富艺术的文化。著名的美学家刘正林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秘密就藏在中国的诗歌里面,正如探究西方文化的奥秘,必须从西方人信仰的宗教入手。而探究中国文化的奥秘,必须有中国人所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