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频道
师傅情长话“天重”人
作者:王广杰 每次听师傅讲天津重型机器厂(简称“天重”)的事,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说不尽的暖意,“天重”的情怀让我激情澎湃。当我坐在师傅面前,仿佛又回到五十五年前与他促膝长谈的场景。师傅幽默的谈吐、满肚子的故事,让我这个刚进厂的毛头小伙,蓦然间感受到他身上与众不同的魅力——这就是我的师傅,著名作家蒋子龙。 师傅每次见到我,都藏着长者对徒弟的疼爱,让我幸福感油然而生。 师傅与杨翠芳老总的故事,他铭记了整整六十多年。杨翠芳是天重厂首任总工程师。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师傅任天重厂首任厂长冯文彬的秘书。一天,师傅来到总工杨翠芳的办公室,打过招呼后,看到杨老总正拿着小锤在窗台上敲核桃。杨老总看到师傅,认真地说:“小蒋,你也应该每天多吃几个核桃,核桃仁补脑,对你天天用脑很有好处。”师傅频频点头,看得出杨老总对他疼爱有加。那时师傅才 20 多岁,英姿飒爽;杨老总是留学英美的著名学者,年过半百,睿智沉稳。师傅望着杨老总拉开的抽屉里的 20 多个核桃,对他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便拿起一个核桃,走到办公室门边,把核桃夹在敞开的门缝中,“滋呦”一声,核桃皮裂开,核桃仁全都蹦到师傅手心上。师傅轻轻松松就将杨老总抽屉里的核桃都打开了。看着摆在杨老总宽大桌面上的核桃仁,师傅洋洋得意地说:“杨老总,我这蒋氏开核桃法不错吧?”核桃打开后,师傅随手关房门,却发现门关不上了——合页被扭曲变形,无法恢复原状。师傅立刻拿起电话,让车间办事员通知木工带着刨子、合页及木螺丝,速来杨老总办公室修理。杨老总打趣道:“小蒋呀,我再也不让你给我开核桃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师傅结婚后,新房里就差一个写字台。但整个房间仅余一小块空间,宽不足两尺、长不过三尺。为了买到合适的写字台,师傅天天到家具店转悠。终于有一天,在劝业场一楼家具卖场,他看到了心仪已久的书桌。师傅一米八几的大个子,搬起刚买到手的写字台爱不释手,从卖场搬到马路上的自行车存车处。可怎么把它运回家又成了难题——虽然师傅爱人的娘家离劝业场卖场不远,能到岳母家找绳子把书桌驮回家,可眼下得找个熟人帮忙照看一下。师傅想到了车间的工友。在那个特殊年代,和平路上熙熙攘攘,临街商铺的玻璃和墙上贴满了大字报。师傅在嘈杂的人群中,看到衣着干净整齐的杨老总正在聚精会神地看墙上的大字报。缘分就是如此奇妙,师傅快步走到杨老总跟前,拍了一下杨老总的肩膀,轻声唤道:“杨总!”那个年代,杨老总只有下班后到家,才能放松一天到晚高度紧张的心情,师傅这一拍把杨老总吓得够呛。师傅把杨老总从人群中拉到清净处,说出请他帮忙照看书桌之事。杨老总爽快地跟着师傅来到劝业场卖家具大门外的马路存车处,帮着照看书桌,直至师傅取来绳子,还帮着师傅把书桌捆绑在自行车后椅架上,并再三嘱咐师傅路上注意安全。 一个甲子岁月过去,通过师傅深情回忆与杨老总交往的故事,透过师傅对天重厂深刻记忆的点点滴滴,更能凸显师傅对天重厂的深情厚意。那一刻,师傅的诉说令我感动不已。这不就是天重厂原乡的文化吗?
第三届红土地文学评选活动在酉阳揭晓
日前,第三届红土地文学评选活动在重庆酉阳揭晓。 绿岛获“最具影响力作家荣誉称号,马亭华、白玛曲真和徐彦平分别获“最具实力作家荣誉称号,冉茂福、付显武等5位作者分别获“最具活力作家荣誉称号,匡文留等30名作者分别获“优秀作家荣誉称号。 本届评选范围是从2023年9月到2025年3月《红土地文学》自然来稿发表的篇目中评选,红土地文学社顾问、编委、指导教师作品和《红土地文学》约稿作品不在评选之列, 组委会从全国18个省市4200余件自然来稿发表《红土地文学》由读者推荐的241件候选作品篇目中,经李迎兵、北塔、刘辉、崔荣德、彭书锦、崔梦小雪等评论家、诗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初审、复审、终审等三个程序严格认真评审出39首(篇)作品中评选而出。 组委会在为最具影响力作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绿岛的颁奖词中说组诗《对饮黄河》里的表达有一种雄浑的力量。这种“对饮”让现实感、生命感和诗性的张力得到了强化。意象纷呈,霈霖潮涌,回味无穷。面对民族之魂,面对河流所承载的历史,千百年来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形成了对峙的张力,情感滚烫,思想明睿,始终耸立着趔趄中舞蹈的民族形象。“最具实力作家白玛曲真《长江流域的抒情》组诗里“诗人所凌空高蹈的自信是民族魂里所具有的诗性传承,历史、现实和生存的境遇,在具象化的情感表达中得到的呈现有一种诗性的超越“。 据悉,第三届红土地文评选活动由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红土地文学社和重庆红土文化艺术中心联合发起,该评选活动由原“红土地文学奖”更名而来,且每两年举办一次。
2025阅读月, “吃书怪”联手作家唐哲奉献饕餮盛宴
2025年四月全民阅读月,天津“吃书怪”联手著名作家唐哲为小读者奉献精彩阅读分享活动。“儿童文学作家唐哲作品专区”日前落户吃书怪图书馆,这是继天津汉沽新华书店、津南区图书馆、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爱尚阅读之后,作家唐哲开辟的第五家作品专区。孩子们在这里与唐哲老师倾力创作的儿童文学著作亲密接触,走进一个七彩斑斓充满奇幻色彩的阅读世界。 天津“吃书怪”是一家综合性教育培训机构,多年来注重儿童阅读的教育和推广,不定期邀请国内教育专家、知名作家讲座授课。“吃书怪”负责人张蒙女士表示,能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唐哲先生合作,是“吃书怪”众多小读者和家长的幸运。大家有机会近距离聆听大作家的阅读分享和谆谆教导,对提升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家唐哲在30余年的创作中,深耕儿童文学领域。其作品深受全国各地广大中小学生读者欢迎,因为创作唐豆豆成长日记系列,被小读者亲切称为“唐豆豆之父”;因创作悬疑励志幻想小说“金牌三人组”系列被媒体冠以“奇幻大王”美誉。荷兰著名汉学家包乐史教授评价唐哲:“从你的作品中看到中国”。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称:“从叙事层面看,唐哲努力进行着多重文体实验。诗化语言与悬疑结构的交织,创造出儿童文学罕见的审美张力。”“生动形象的人物,感人的细节富有人性魅力表达,自然透视出毫无修饰的真实与伟大,作家用细细道来温婉的笔法,记录一个时代的最广泛的底色,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外婆的村庄》讲述的不是一个人的童年,而是一代普通人的记忆!不是一个孩子的心灵慰藉,而是几代包括当下孩子和成年人的心灵治愈。” 近年来唐哲在创作之余,还走出书斋积极参与中小学生阅读推广活动,与出版社、知名图书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合作,走进四川、甘肃、河南、陕西、山西等地中小学校园,现场和小读者分享自己阅读和写作的经验体会。 “天津是一个崇尚阅读的城市,全民阅读氛围良好。”唐哲表示,“‘吃书怪’乐于奉献,踏实做事,甘愿为小读者提供全面服务。其儿童图书馆藏书非富,且具有很强针对性和阅读辅导作用。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吃书怪’儿童阅读平台合作,在它宝贵的区域内开辟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专区。希望有更多机会和大小读者朋友分享我的新书《外婆的村庄》。” 负责人张蒙女士介绍,“吃书怪”会在广大小读者中开展以“祖孙情深”“寻找外婆的村庄”、“《外婆的村庄》读后感”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作家唐哲将亲自参与并担任评委,优秀作文将在相关儿童刊物推荐刊发,并颁发唐哲老师签名新书。所有活动唯一目的,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陪伴美好的人生。 唐哲著《外婆的村庄》,2025年1月由希望出版社出版。 《外婆的村庄》内容简介: 一尾神秘的金鱼游进我的童年,而我却不是一个快乐小男孩。我睁着一双无辜的小眼睛打量世界:天空、村庄、河流,绿油油的庄稼,来来往往毫不相干的人们,还有猪鸭牛羊狗和大鹅……外婆细雨清风般的呵护,书恒阳光般的关照,岁月如长河缓缓流淌。村庄以它的宽容与和善接纳我,给我惬意快活,让我享受茂密的月光丛林,不再独自承受孤单和黑暗。当金鱼化身精巧可爱的掌心佩饰,我再次回眸,看到了暖暖的春意,波光旖旎,荡漾心间。 外婆的村庄,一个忧郁少年的乡村滋养,成为我人生取之不尽的治愈源泉! 作
过客(外七首)
巨大的冰川就在眼前 七月的帕米尔高原 蓝天绿草间,是高高站立的雪 那个只有一千户的西域古国 ——无雷国 与冰川一起,挂在时间的悬崖 白云从远古飘来,又飘走 牧羊人赶着羊群 羊蹄踩着草地的悉索声 流水般,远去 风从空空的掌心吹过 慕士塔格峰俯视着人间 像一尊神,发出光芒 一帧一帧,修复岁月磨损的部分 同一条河 我们成群结队,在夜空漂浮 寻找一丛繁衍的水草 星星挨着身体溜过去 我们许了诺,星星听不见 我们曾在宽阔的水面,连结脉管 后来,河里架了铁轨 螺旋桨搅动了水面的黑烟 我们把河水和眼泪,一滴一滴驮在鳍翼里 季节无限长。从前的那片水 只剩月亮,我们向它游过去 镜中的自己 写有关镜子的诗歌时 一群白鸽正穿越湖面,朝我飞来 耳朵屏蔽了知了的叫声 翅膀扇动的风,让时间静止 曾经,内心的青荇疯长 伸手去抓,一再软滑地溜走 闭上眼睛,众神奋力 在荒野上唤起一座寺庙 回望散落在五十年长途的过往 恍惚,迟疑,也有庆幸 像一个自闭症患者,突然接通了宇宙 重新认识镜中的自己 遥想一场霜和更远的雪 霜的降落,是有意的 叶子上的白,先演绎了沙沙声 它落下时,紫薇花还想再开一波儿 而湖水缩出了湖床的形状 时间的风从天上来,穿过芦苇 止于地面,芦花愈加萧瑟 我想,六百公里以外的 德勒沁,已不满足于一层霜 雪,已经为村子做了一个 巨大的奶油蛋糕 蛋糕上面,有一圈圈甜蜜的 “条索” “猫冬”直播的牧民,正紧紧拉住它 关于元宵节的记忆 当鞭炮的烟雾攀援上云朵 父亲正把柔软的铁丝穿过屋檐的缝隙 挂好的红灯笼,让明暗分明的墙壁摇摆 母亲蹲在堂屋灶前,她的身体 被热气抚摸着,变得妩媚 我收藏了它们。四十多年后 我仍然记得,那面灯影里喝醉的墙壁 和空气中汤圆的甜香 无论何时,它们的出现 都会被鞭炮声镶上金边 甲辰年元宵节,爱人把一串红灯笼 挂在门前紫薇树上 有风过。台阶碎成金子 我在厨房,案板上的汤圆像可爱的娃娃 窗外鞭炮的烟雾,攀援上云朵 也不时地越过冰冻的湖面 在窗前倏忽而过 谷雨 桃花、杏花、海棠,已谢 芦苇霸占了大部分河坡 风开始粘人 坐在梧桐树荫里 阳光照下来,毫不费力 一排排麦浪 后面推着前面 抽穗的声音 让时间的定盘星右移 雨滴落下来 麦苗又向天空 跳了一下 十月 那颗最亮的星在东方升起 为每一个归途中的孤影照路 这光芒掠过七十五载的华夏 也把每个人内心的版图重新描摹 文字藏在荷塘里,岁月的蚕食 万物自己就能修复 群马,头抵着夕阳饮水 河流宽阔,给鱼儿跳跃的空间 十月的草木扭转身体,面向河水 如拥趸者,倾慕它喜爱的人 从晨光到夕光,洗涤每个生命后 落日在大地的手掌中安然睡去 这无垠的土地啊,深沉得让人踏实 寒露 所有问题,答案不是固定 的 从窗户向外望,白色湖滩 可能是芦荻,可能是一片三白草 更可能会被一群北京鸭蒙蔽 一只发卡箍着头发。秋风 掀起的刘海下,有的是光洁的额头 有的是武二郎黥刑的刺字 同样一片田野。白露时节 还很干瘪。到了现在 发芽的麦粒,把地平线顶高了一厘米 作者简介:薛长爽,笔名进芳,有《习惯有你》《假如风儿有颜色》等多篇作品在天津市“文化杯”、“通武廊”举办的“中仓杯”和天津市武清区各类征文比赛获奖。文学作品散见于《诗潮》《文学港》《天津日报》《北大荒文化》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当代诗选》签约诗人,《当代诗星》签约诗人,华语作家网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