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壶浊酒尽余欢——兼读王麦对先生老年诗有感
作者:老 海 我所在的这所大学院区面积很大,除了坐落有序的主体建筑外,还有许多空地。这些空地全都栽上了绿树和花草,让我相当满意。这样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早晨和晚饭后遛弯就不用舍近求远地到龙子湖去。我们的美丽院区就是个大公园啊!每每走在绿树簇拥的红砖步道上,我就会这样骄傲地想。 大小不一的绿地有好几片,我比较钟情于院区东南角的那个。因为这里较为偏僻,离家属院也远,别人很少去,却正好成了我“卖油郎独占花魁”的风水宝地。我喜欢静处。相对于繁华闹市,我更钟情自然野趣。这片处于院旮一隅的绿地,正好满足了我闹中取静的愿望。 走进这片绿地,转那个S形砖道第一个弯的地方,有一颗巨大的梭罗树,树下有方曲尺型石凳,可供人略坐小憩。每当走到这个地方,看到树边的小路蜿蜒着从绿地中间延伸到远方,隐入到那片浓密的松树林里,我就恍惚感到石凳上坐着两个古时的文人。于是我便鬼使神差情不自禁地吟唱起弘一法师李叔同那首著名的《送别》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我一面吟唱着,一面眼前就会出现如电影广角镜头拍下的画面——在郊外旷野里,碧绿的芳草逶迤着伸展向远方,仿佛和天空连在了一起。在送别的官道长亭外, “我”和老友依依惜别,此刻,西下的夕阳染红了重重山峦……唉,朋友,为了生活,你要到远方去,天之涯,地之角,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再见?罢罢罢!来,与其不知何时再见,不如放缓脚步,把这一壶老酒喝完。虽然已近五更,可我们这如老酒一般热烈醇厚的友情,完全抵御了这如梦幻般深夜的寒冷啊! 李叔同为我们描绘的这个送别场景,之所以让人们普遍发生共情,就在于它不仅有芳草夕阳的自然美,更有感伤凄凉的人文美。文学(戏曲)艺术有个悖论式理论——悲剧比喜剧更有力量。世界名著《红楼梦》《百年孤独》《安娜·克列尼娜》《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老人与海》等等,不胜枚举,莫不如此,都是悲剧结尾。《送别》的魅力亦正在于此,它所展示的自然美和凄凉美,二者相得益彰,缺少一方,其美感内涵就会折扣一半。这不是几乎,而是确定毋容置疑的。 近读王麦对先生写老年题材的诗歌,亦颇有同感。王麦对先生不仅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位钟情于古体诗的老诗人。我曾给他写过一篇小评,他说他很喜欢。前几天他又发来了十三首关于老年生活的诗歌让我看。他这十三首新作写了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例外大都是含饴弄孙,伺花养草,写字练书,下棋散步,饮茶消闲,自立做饭,甚或驾车旅游,遍览河山……我读着王麦对先生的这些诗,感到十分慰贴,但并未激起心底多大波澜,因为我就正体验着这种熟悉的生活。直到看到最后一首,我的眼前一亮: 约上挚朋来叙旧,端盘小菜喝杯酒。 人生苦短难回转,今生有缘常聚首。 这让我的脑屏上立马就闪现出这些天来到院区那片绿地散步的场景,立马就又想到了弘一法师的《送别》诗。是啊!人同此心,情共此理,人越逾老年,就越孤独,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人生规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无奈的残酷事实。因而人越往老年走,才会越觉老友的珍贵。好在现在讯息发达,交通便利,和老友分别后再见,并非像李叔同生活的时代以及更早那样的难事。王麦对先生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因而朋友
师傅情长话“天重”人
作者:王广杰 每次听师傅讲天津重型机器厂(简称“天重”)的事,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说不尽的暖意,“天重”的情怀让我激情澎湃。当我坐在师傅面前,仿佛又回到五十五年前与他促膝长谈的场景。师傅幽默的谈吐、满肚子的故事,让我这个刚进厂的毛头小伙,蓦然间感受到他身上与众不同的魅力——这就是我的师傅,著名作家蒋子龙。 师傅每次见到我,都藏着长者对徒弟的疼爱,让我幸福感油然而生。 师傅与杨翠芳老总的故事,他铭记了整整六十多年。杨翠芳是天重厂首任总工程师。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师傅任天重厂首任厂长冯文彬的秘书。一天,师傅来到总工杨翠芳的办公室,打过招呼后,看到杨老总正拿着小锤在窗台上敲核桃。杨老总看到师傅,认真地说:“小蒋,你也应该每天多吃几个核桃,核桃仁补脑,对你天天用脑很有好处。”师傅频频点头,看得出杨老总对他疼爱有加。那时师傅才 20 多岁,英姿飒爽;杨老总是留学英美的著名学者,年过半百,睿智沉稳。师傅望着杨老总拉开的抽屉里的 20 多个核桃,对他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便拿起一个核桃,走到办公室门边,把核桃夹在敞开的门缝中,“滋呦”一声,核桃皮裂开,核桃仁全都蹦到师傅手心上。师傅轻轻松松就将杨老总抽屉里的核桃都打开了。看着摆在杨老总宽大桌面上的核桃仁,师傅洋洋得意地说:“杨老总,我这蒋氏开核桃法不错吧?”核桃打开后,师傅随手关房门,却发现门关不上了——合页被扭曲变形,无法恢复原状。师傅立刻拿起电话,让车间办事员通知木工带着刨子、合页及木螺丝,速来杨老总办公室修理。杨老总打趣道:“小蒋呀,我再也不让你给我开核桃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师傅结婚后,新房里就差一个写字台。但整个房间仅余一小块空间,宽不足两尺、长不过三尺。为了买到合适的写字台,师傅天天到家具店转悠。终于有一天,在劝业场一楼家具卖场,他看到了心仪已久的书桌。师傅一米八几的大个子,搬起刚买到手的写字台爱不释手,从卖场搬到马路上的自行车存车处。可怎么把它运回家又成了难题——虽然师傅爱人的娘家离劝业场卖场不远,能到岳母家找绳子把书桌驮回家,可眼下得找个熟人帮忙照看一下。师傅想到了车间的工友。在那个特殊年代,和平路上熙熙攘攘,临街商铺的玻璃和墙上贴满了大字报。师傅在嘈杂的人群中,看到衣着干净整齐的杨老总正在聚精会神地看墙上的大字报。缘分就是如此奇妙,师傅快步走到杨老总跟前,拍了一下杨老总的肩膀,轻声唤道:“杨总!”那个年代,杨老总只有下班后到家,才能放松一天到晚高度紧张的心情,师傅这一拍把杨老总吓得够呛。师傅把杨老总从人群中拉到清净处,说出请他帮忙照看书桌之事。杨老总爽快地跟着师傅来到劝业场卖家具大门外的马路存车处,帮着照看书桌,直至师傅取来绳子,还帮着师傅把书桌捆绑在自行车后椅架上,并再三嘱咐师傅路上注意安全。 一个甲子岁月过去,通过师傅深情回忆与杨老总交往的故事,透过师傅对天重厂深刻记忆的点点滴滴,更能凸显师傅对天重厂的深情厚意。那一刻,师傅的诉说令我感动不已。这不就是天重厂原乡的文化吗?
第三届红土地文学评选活动在酉阳揭晓
日前,第三届红土地文学评选活动在重庆酉阳揭晓。 绿岛获“最具影响力作家荣誉称号,马亭华、白玛曲真和徐彦平分别获“最具实力作家荣誉称号,冉茂福、付显武等5位作者分别获“最具活力作家荣誉称号,匡文留等30名作者分别获“优秀作家荣誉称号。 本届评选范围是从2023年9月到2025年3月《红土地文学》自然来稿发表的篇目中评选,红土地文学社顾问、编委、指导教师作品和《红土地文学》约稿作品不在评选之列, 组委会从全国18个省市4200余件自然来稿发表《红土地文学》由读者推荐的241件候选作品篇目中,经李迎兵、北塔、刘辉、崔荣德、彭书锦、崔梦小雪等评论家、诗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初审、复审、终审等三个程序严格认真评审出39首(篇)作品中评选而出。 组委会在为最具影响力作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绿岛的颁奖词中说组诗《对饮黄河》里的表达有一种雄浑的力量。这种“对饮”让现实感、生命感和诗性的张力得到了强化。意象纷呈,霈霖潮涌,回味无穷。面对民族之魂,面对河流所承载的历史,千百年来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形成了对峙的张力,情感滚烫,思想明睿,始终耸立着趔趄中舞蹈的民族形象。“最具实力作家白玛曲真《长江流域的抒情》组诗里“诗人所凌空高蹈的自信是民族魂里所具有的诗性传承,历史、现实和生存的境遇,在具象化的情感表达中得到的呈现有一种诗性的超越“。 据悉,第三届红土地文评选活动由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红土地文学社和重庆红土文化艺术中心联合发起,该评选活动由原“红土地文学奖”更名而来,且每两年举办一次。
2025阅读月, “吃书怪”联手作家唐哲奉献饕餮盛宴
2025年四月全民阅读月,天津“吃书怪”联手著名作家唐哲为小读者奉献精彩阅读分享活动。“儿童文学作家唐哲作品专区”日前落户吃书怪图书馆,这是继天津汉沽新华书店、津南区图书馆、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爱尚阅读之后,作家唐哲开辟的第五家作品专区。孩子们在这里与唐哲老师倾力创作的儿童文学著作亲密接触,走进一个七彩斑斓充满奇幻色彩的阅读世界。 天津“吃书怪”是一家综合性教育培训机构,多年来注重儿童阅读的教育和推广,不定期邀请国内教育专家、知名作家讲座授课。“吃书怪”负责人张蒙女士表示,能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唐哲先生合作,是“吃书怪”众多小读者和家长的幸运。大家有机会近距离聆听大作家的阅读分享和谆谆教导,对提升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家唐哲在30余年的创作中,深耕儿童文学领域。其作品深受全国各地广大中小学生读者欢迎,因为创作唐豆豆成长日记系列,被小读者亲切称为“唐豆豆之父”;因创作悬疑励志幻想小说“金牌三人组”系列被媒体冠以“奇幻大王”美誉。荷兰著名汉学家包乐史教授评价唐哲:“从你的作品中看到中国”。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称:“从叙事层面看,唐哲努力进行着多重文体实验。诗化语言与悬疑结构的交织,创造出儿童文学罕见的审美张力。”“生动形象的人物,感人的细节富有人性魅力表达,自然透视出毫无修饰的真实与伟大,作家用细细道来温婉的笔法,记录一个时代的最广泛的底色,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外婆的村庄》讲述的不是一个人的童年,而是一代普通人的记忆!不是一个孩子的心灵慰藉,而是几代包括当下孩子和成年人的心灵治愈。” 近年来唐哲在创作之余,还走出书斋积极参与中小学生阅读推广活动,与出版社、知名图书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合作,走进四川、甘肃、河南、陕西、山西等地中小学校园,现场和小读者分享自己阅读和写作的经验体会。 “天津是一个崇尚阅读的城市,全民阅读氛围良好。”唐哲表示,“‘吃书怪’乐于奉献,踏实做事,甘愿为小读者提供全面服务。其儿童图书馆藏书非富,且具有很强针对性和阅读辅导作用。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吃书怪’儿童阅读平台合作,在它宝贵的区域内开辟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专区。希望有更多机会和大小读者朋友分享我的新书《外婆的村庄》。” 负责人张蒙女士介绍,“吃书怪”会在广大小读者中开展以“祖孙情深”“寻找外婆的村庄”、“《外婆的村庄》读后感”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作家唐哲将亲自参与并担任评委,优秀作文将在相关儿童刊物推荐刊发,并颁发唐哲老师签名新书。所有活动唯一目的,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陪伴美好的人生。 唐哲著《外婆的村庄》,2025年1月由希望出版社出版。 《外婆的村庄》内容简介: 一尾神秘的金鱼游进我的童年,而我却不是一个快乐小男孩。我睁着一双无辜的小眼睛打量世界:天空、村庄、河流,绿油油的庄稼,来来往往毫不相干的人们,还有猪鸭牛羊狗和大鹅……外婆细雨清风般的呵护,书恒阳光般的关照,岁月如长河缓缓流淌。村庄以它的宽容与和善接纳我,给我惬意快活,让我享受茂密的月光丛林,不再独自承受孤单和黑暗。当金鱼化身精巧可爱的掌心佩饰,我再次回眸,看到了暖暖的春意,波光旖旎,荡漾心间。 外婆的村庄,一个忧郁少年的乡村滋养,成为我人生取之不尽的治愈源泉!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