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作家频道

李迎兵携抗日史诗《沐月记》做客《作者面对面》:以文学之笔叩问历史与人性

2025年8月16日(周六)18:30,著名作家诗人李迎兵携其反映抗日救国图存的长篇小说《沐月记》,做客由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平台与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直播现场专访(第874期)。本次活动通过《作者面对面》视频号及柴金龙导演视频号进行直播与回放,旨在通过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重温历史记忆,探讨人性幽微,并推动《作者面对面》品牌的广泛传播与社会价值实现。 活动伊始,著名管理专家、《作者面对面》总策划、全国劳动模范、北京纵横董事长王璞先生出席直播现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自豪地分享了《作者面对面》自启动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从去年3月1日启动,到今年的9月1日,18个月我们会有900多位作者莅临,这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纪录。”王璞先生巧妙地将《作者面对面》比作“每天都有作者等你”的场所,他形象地比喻:“饭馆满足味蕾饱腹,医院解决肉体病痛,而《作者面对面》是为了启发人们的智慧,传递人类进步和文明。”他强调了《作者面对面》作为独特文化平台的价值,并深情呼吁:“希望广大朋友在不同的省市县或世界各地,都可以办个《作者面对面》。如果你想做公益,没有作者我可以帮你推荐作者。如果一个县城里天天都有《作者面对面》活动,那这个县城的人民得有多幸福呀!”他期盼将《作者面对面》升华为全国共享的文化品牌,并对李迎兵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祝愿线上线下观众共度一个愉快的“雅集时光”。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著名书画家王福全先生因公出差在外,仍特意发来致辞,高度评价此次活动“意义非凡”。他指出:“只有将自己的爱好和时代的需要紧密结合,才可能书写出真正的精品力作!”他勉励李迎兵“保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努力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可传之久远、留之后世的经典作品”,并强调“讲好神州故事,谱写黄钟大吕,最为弥足珍贵。瓦釜雷鸣虽然热闹,但终究会被历史淘汰!”著名书法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梁海春则现场赠送了书法墨宝,上书“热烈祝贺著名作家诗人李迎兵携长篇小说《沐月记》做客《作者面对面》分享会圆满成功!”以表祝贺。 《沐月记》作为李迎兵的心血之作,其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杨府先生作为特约嘉宾,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点评。他认为,《沐月记》的背景设置在“饱经历史磨砺”的晋察冀地区,尤以离石为核心地带,“是一块最绝妙的天然试金石”。小说“描绘了李家三代人在历史的大变迁中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以李府大院为轴心,展现了“民国时期一座城、一条街、一座院、一片土地之内的世态炎凉”,既有“尔虞我诈的机谋与权变,冷酷与无情”,也不乏“患难与共的人情冷暖”。杨府特别肯定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描绘,既有黑暗也有光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元和命运的无常”,认为作品“生动地描绘了那个特殊时期的人间百态”。他进一步分析,李迎兵“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在困境与挑战面前“展现出了不同的反应和选择”,“有的固守乡俗,自觉抵抗社会的压力;有的积极投身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成为战士;有的则在艰难的环境中求生存;有的在历史的洪流中迷

《渤海风》2021年第4期目录

卷首语 01雪落塔村/田万里 本刊特稿 04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阿克苏文旅集团国家4A级景区塔村田万里作品专辑 小说潮 19马宝山小小说三题/马宝山 23三请金贵/赵福海 31“摆设”书记/李希信 42梦瑶小小说二题/梦瑶 44枯枝牡丹/高美兰 45清莲/王秀娟 46月夜/初笄 47打工仔/麦必文 48天下本无事/曹铁山 49世界/白茅 散文风 50父亲燃起鞭炮声/薛丽英 51度假/刘剑新 53赵襄子二说/丁肃清 56东山雪/雷有德 57风雨岱山情/陆相华 60燕子姐姐/李英莲 61小酌一杯,如饮西湖烟雨/无墨 62大漠记忆/杨绍忠 66滦河渡/李国 68有关“粪”的往事/梁桐纲 69草木之心皆可师/秋雨 70父亲的根/余长江 71花仙子/琴子 72秋,这秋/若尘 73初识普洱茶/方明元 75梵净山采风/刘运喜 76天池晨钟应书台/谢宏模 77桔子花香/陈伟雄 79下马厂的马/李建新 79母亲的红布包/陈静 80我生命中的色彩/余四海 81那株古梅/费玲玲 82走吧,去看看秋天/蔡扬帆 83荷香满塘/陈娟 84只因未读苏东坡/李雅丽 85车轮滚滚/叶君林 86一件毛衣/李婷 88树殇/何贤华 89走进“爱情故事”/宋海红 91我的英雄情结/王广峰 94寂静光阴中的故事/黄锐 95秋日河湾行/易斌 诗航船 96—125 田海宁/绿野/何兴华/寒江雪/王长征 傅志宏/赵少琳/寿州高峰/杨立春/刘斌 雨寒/陈冠臣/赵俊稳/谢钦巨/李东仁 朱永娇/蒋峥/胡敏/王秋香/梦儿/李继育 左连凯/陈丽君/许之格/卢勤文/杨定祥 刘莲/钟永星/胡凤茹/牧村/左艺/张玉锡 东敏/薛文君/梁琴/李建林/徐俊良 马鸿福/金茂举/廖杰/余又言/王诗柔 王运超/李晓光/冯琎/石屋山人/聂浩/潘相成 河南诗人方阵 126—136 张鲜明/海盈/吴元成/阿娉/谷慧勇/田永康 茉莉花语诗社诗选 137—139 周波/许良才/俞昊杰/柴学宁/ 王玉清 李日清/盛文/李传英/王小明 河北小小说

中国(合肥)科幻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打响合肥科创文化品牌,提升合肥文旅枢纽城市影响力,特举办中国(合肥)科幻小说大赛: 一、大赛组织 指导单位: 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 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 安徽省作家协会 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合肥市作家协会 合肥日报传媒集团(合肥日报社) 协办单位: 《科幻立方》杂志 二、大赛主题 仰望星空 创想未来 三、时间安排 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为征稿时间, 8 月中旬进行作品评审, 9 月中下旬举办合肥科幻文学周系列活动并颁奖。 四、征集要求 1. 面向中文写作者,举凡面向未来的科幻小说均在参赛之列。作品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两种类型,其中长篇小说字数不少于 8 万字,中短篇小说字数在 1 万— 8 万字之间。 2. 作品应具有强烈的科幻意识与较高的文学水准,须彰显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鼓励科学脑洞、奇思妙想,鼓励带有合肥科技创新元素的科幻作品。 3. 大赛不收取报名费和参赛费,不退稿,作者文责自负;严禁剽窃、抄袭行为,严禁 AI 写作或参与写作,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参赛资格。如已领取奖项者,由主办方追回奖项及奖金。 4.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未公开发表及出版,作者拥有完整版权。 5. 作品投稿后,主办方将及时组织初审。初评入围作品,将在大赛网络专区进行发布(节选),并参与作品人气奖评选。 作品经终评获奖后,主办方将优先获得作品改编、传播及出版权; 获奖 作品可由主办方用于相关公益宣传,将不再支付费用。 6. 作品一经投稿参赛,即视

岭南雅韵正悠扬 文化根脉永传承——郭凤女艺术传承中心的成立呈现粤曲薪火

岭南雅韵正悠扬 文化根脉永传承 郭凤女艺术传承中心的成立呈现粤曲薪火相传新局面 2024年12月6日,南海区文化馆迎来了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时刻——郭凤女艺术传承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12月7日,郭凤女艺术传承中心暨岭南雅韵---粤曲诗词·粤语吟诵·诗教心理德育进校园启动仪式活动又在佛山市岭南美术实验中学隆重举行。 郭凤女艺术传承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粤曲粤语文化传承进入新篇章,为红派艺术及粤曲文化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粤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粤海岭南,开放包容,粤曲艺术得天独厚,扎根于斯、成长于斯,发展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百余年的发展传播,2009年9月,粤剧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开启了粤剧粤曲传承、保护、发展的新篇章。 粤曲的表演语言为粤语,粤曲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艺术性。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总书记对粤曲传承发展很是关心重视。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粤曲要传承好、发展好,需要不断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 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顾作义也很关心郭凤女艺术传承中心的成立,从筹划、挂牌、到启动,他都亲临现场,他指出郭凤女艺术传承中心的成立,也是深入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的重要举措、构建“非遗进校园”立体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特别提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诗教的优势,通过“诗教美育、德育与心理学”,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审美情趣、高尚品德和健康心理的优秀人才,为湾区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的岭南地区更是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粤曲唱诗词”和“粤语吟诵”两个国家级的非遗项目,更是将诗歌与地方文化完美结合。通过粤曲的形式演唱诗词,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创新的诗教方式,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成为了当下教育的新亮点。 佛山曲艺家协会主席郑艳芬在致辞中提到,佛山是粤剧、粤曲的发祥地,而粤曲是我们曲艺的重要演唱形式。郭凤女艺术传承中心的成立,还得到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永正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桂光教授两位分春馆门人的大力支持,他们让“粤语吟诵”和“诗教心理德育”的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郭凤女上台回顾了自己从艺五十余年的历程,表达了对粤曲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她说郭凤女艺术传承中心以传承弘扬红派艺术、弘扬粤剧、粤曲艺术、粤语文化为己任,落实“共建人文湾区”具体实践,与来自不同领域的精英学者共同大力推动粤曲文化创新发展,加强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效推进人才培养和创作力度、艺术研究和传播,并籍此机会推广“非遗进校园”理念,重新把课本上的古诗词编曲、制作,以及教师培训、专项课题研究等横向纵向多方面深入到每个孩子身上,培养具有情感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培养新一代的文化传承者。 一直以来,粤剧粤曲作为传统艺术与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成为推动这一目标的重要支点。佛山大力支持郭凤女艺术传承中心的发展,深入实施美育浸润行动,以粤剧为媒,推动美育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让佛山学子在传承优秀

简讯 | “新石器时代黑龙江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11月30日,“新石器时代黑龙江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黑龙江省历史研究院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来自东北三省、山东省有关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多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在读研究生、齐齐哈尔大学在读研究生、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孙策召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孙文政主持。会议分上午和下午两个半场,各有8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每人约20分钟发言时间。 在上午的会议中,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郭大顺作了题为《渔猎文明的提出及其意义》的发言,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聪作了题为《浅谈东北亚新石器时代的成立与小南山》的发言,吉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张福有作了题为《敦化岗子遗址的文化内涵》的发言,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李有骞作了题为《中华文明起源视角下饶河小南山的考古发现和意义》的发言,讷河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刘庆富作了题为《尼尔基水库削落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红马山文化新资料》的发言,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杨永才作了题为《饶河小南山遗址发现、研究与保护》的发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研究员庄鸿雁作了题为《小南山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渊源的考察》的发言,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伟作了题为《试论乌苏里江——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孔东文化》的发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孙文政作了题为《黑龙江史前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的发言。 在下午的会议中,巍巍丰碑红色文化博物馆副馆长王光全作了题为《黑龙江史前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一环》的发言,大连长兴岛玉龙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张顺平作了题为《小南山古玉与孔子玉德:十一德的文化传承与现代价值》的发言,哈尔滨市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王永年作了题为《哈尔滨地区发现最早古人类遗址——交界洞穴》的发言,齐齐哈尔市讷河市红马山研究会副会长王玉明作了题为《红马山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发言,齐齐哈尔市甘南县荒缘科普馆馆长陆洪川作了题为《嫩江上源太平湖周边领地发现细石器山麓遗址群》的发言,沈阳市于洪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秘书长赵毅颖作了题为《松嫩平原(黑龙江)起源文字的发现和研究》的发言,大连市长兴岛玉龙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谦诗作了题为《玉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承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促进作用——黑龙江新石器时代玉文化与其他玉文化的比较研究》的发言。 本次会议聚焦“新石器时代黑龙江与中华文明起源”这一主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龙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为进一步发掘黑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独特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