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怒放的运河古村 ——天津北辰庞嘴村采风散记
庞嘴村——已成功列入我市首批百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之一。先后被市文旅局评为AA乡村旅游区、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这个位于北辰区双街镇、永定河与北运河交汇处的村落,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永乐年间,一来自陕西的庞姓人到此圈地建村,因北运河在此处打了个弯,形状似嘴,故名庞家嘴。这里史上生态优势利好,境内水资源丰润,有着“运河岛村”之称。 在芳菲已近的四月天,市作协组织部分作家来到古运河村落庞嘴村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基地”挂牌活动。当我们走进这里,顿时被这里独特的艺术氛围所吸引。 采风挂牌仪式在五棵榆艺术馆召开。驻村第一书记段毅,作为市委统战部派驻庞嘴村驻村干部,热情练达而又信心十足地向大家介绍了庞嘴村的文旅资源开发情况,讲述了村党组织带领村民齐心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故事。看到段书记如数家珍般侃侃而谈,是那样豪情奔放,不由使我想到啥叫“笃实勤奋,坚韧不拔”的含义了。 “乡村振兴”绝不是一句口号。将“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作为第一书记,他牢记宗旨,心系村民,抓住龙头,力争造福一方。在区、镇的大力支持下,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勇于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实践证明,只有舍得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充分利用、挖掘、改造现有资源,才有了如今鲜花盛开、天蓝水清、人勤物丰的局面。也正是他们戮力同行,着手打造农业与文旅相融合,加速生态文旅产业发展新思路,始终坚持“留住乡愁守住根”的理念,才有了魅力庞嘴,处处皆美景的新风貌。 我们参观了五棵榆艺术馆。这是个由闲置破旧厂房改造而成的。我发现,在镶有厚厚的玻璃罩墙内的多处原始红砖墙缝空隙处,里面竟是盘根错节的树根。一处、两处、三处,馆内竟保留下五棵顽强生长在残垣断壁间的老榆树。不仅姿态独特,而且树根固执地扎入砖墙、根系缠绕凝结地下、枝条附沿攀悬于空中,其天然姿态着实令人感叹。除了五颗榆树,馆内还分区域展览着大量造型各异、精美华丽的古老瓷器、还有几处大幅油彩绘画非常吸睛。走出展室拾阶而上,有一方供游客小憩的露台,微风吹过,榆树叶夹带着榆树籽纷纷扬扬飘落一片。伴着一股泥土的芬芳和青稞的味道,氤氲着古朴的雅致。 我们走进了特色艺术民宿小镇。这里的柳塘畔园、熙园、弓贤居等民宿风格迥异。这是村委会就地取材,将村民闲置的房子转租过来,聘请专业设计师,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对民居进行了提升改造,打造成一处处别具一格的民宿。从建成开放3年多来,游客逐年递增,仅熙园一栋民宿年接待游客量达到2000余人次,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旺季竟达到一房难求的状态。熙园民宿有200多平方米,是3所特色民宿里最大的一处。熙园的门面设计很独特,砖红色异域风情建筑,大面积哥特风格彩色花玻璃,门前两组红砖砌成的螺旋式麻花柱很是抢眼,颇有异国情调。民宿内部卧室、会议室、阅览室、儿童游乐区、成人休闲区一应俱全。他们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深挖本土潜力,为大力发展特色乡村风情游奠定了基础。 这是一个海棠花盛开的日子,我们走进那一望无际的海棠艺术园。庞嘴村依托原有苗圃,打造了一处600余亩的海棠艺术园,里面有10多个品种的海棠树。这不,他们刚刚举办了第二届海棠花艺术节,绚丽无边的海棠花海,万紫千红,令人陶醉。因
难忘的年味
过年,感受在都市的节日气氛情怀,一样的春意怏然,不一样的红火氛围;打一开始准备办年货时起,在都市生活圈,那种热闹就不像在老家那样浓烈;或许是因为城市原本的繁华,加上生活条件的优越,过年,似乎与平日里没多大的差异,谈起过年,还是家乡的味道浓烈,无法难忘。
万年青(散文)
万年青(散文) 文/杨长江 一排万年青,老树上长着新枝,向上而生,郁郁葱葱。 到郑昌和老师家去做客,这是第三次了,每次去的感受都不一样。这次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院坝边上的那排万年青。精神着呢。 退休后,郑老师回到了老家。闲来无事,他便在庭院里种花、植树,不时拔下杂草、剪下枝,成了一个闲不下来的园丁。
李明然散文:闻香识药乡
早想写写吾乡之药香,可苦于无文学功底、无名师点拨、无时间打磨,防止“三无产品”贻笑大方,眷恋之情只得搁浅。无奈情愫愈演愈烈,只能由笨拙之笔“天马行空”。 深秋,带着以“共同缔造”壮大中药材产业为课题,走进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天空云卷云舒,和煦的秋风裹挟着花香沁人心脾,各色中药材的花朵组成绚烂的“花海”,将这个盛名在外的“中药材宝库”——恩施州高山中药材种植基地重点乡、中国竹节人参之乡,装扮得分外妖娆,收割的农作物和生长的当归、大黄等以不同色块与线条完美组合,宛若雕刻在大地上的调色盘,呈现出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 椿木营地处“华中药库”“武陵药谷”的核心区域、恩施州“四县五乡镇”高山片区中心区域、中国恩施高山药材集散中心、恩施高山特色康养旅游中心,平均海拔1680米,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0万个,土壤有机质含量60%以上。 高山地区气温低,植物生长缓慢,淀粉类物质沉积少,活性成分积累多。在药材中,淀粉是“分母”,活性成分是“分子”,越少的淀粉含量意味着越高的品质。在专家的眼里,高寒地区的气温劣势反倒成了种植中药材的优势。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种。椿木营的名贵中药材240科,主要有厚朴、竹节人参(学名白三七)、黄柏、贝母、黄连、野生天麻、黑老虎、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大黄、牛膝等20余种。这些中药材从深山老林“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的中药材成为全国市场的“宠儿”。紫油厚朴、竹节人参、“鸡爪”黄莲、野生天麻等精深加工后,俏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中药材的世界是高雅的,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 椿木营道地中药材的关注度、忠诚度、好感度声名远播。11月底,“椿木营竹节参”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七姊妹山天麻”已在相关部门农产品地理标示登记,竹节人参、七姊妹山天麻等10多个产品多次在全国中药材产品交易博览会和省内外中医药与健康产业博览会闪亮登场,多个省份药商还建有椿木营中药材网店,唱响了药市好声音。今年中国恩施高山药材集散中心开市之日,七姊妹山天麻、黑老虎酒、竹节人参酒、七叶一枝花、牛膝等生物医药产品琳琅满目,药商赞誉有加。 而椿木营的厚朴、竹节人参,更是值得推崇备至。 厚朴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和二级保护中药材,为我国重要的三大木本药材之一,载入《神农本草经》,融入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医药文化,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挥了重要作用。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厚朴完美诠释了这一美德。千百年来,厚朴扎根在大山深处,吸大地之灵气,攒醇厚之药香,服务人类健康。2003年春季,非典(SARS)肆虐时,“达原饮”发挥了重要的防治作用。2019年底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明代《温疫论》的“达原饮”再次流行。厚朴是“达原饮”方剂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该论著中“三消饮”“承气养荣汤”等方剂重要的中药组方。 厚朴为典型的落叶乔木,树体高大,树身通直,冠形美观,冠盖如云,浓荫铺地,叶大而绿、似芭蕉,长圆状倒卵形。花色白紫艳丽,芳香浓郁,盛开时花瓣外转,朵朵如莲,红红的花丝,细腻灵动,随风飘逸,无限怜爱。 那古朴的野芳、傲人的风韵,让人痴迷、让人沉醉。 椿木营的紫油厚朴质量好、药效佳,其药理作用广泛,是藿香正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