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晨 臧思佳:“民企”国魂——“时代楷模”崔根良和亨通集团的故事
开篇
北京的秋天,可谓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不冷不热,少雨少风,天空显得蔚蓝高远,云彩尤为洁白轻柔,就连夜空中的星斗,也是分外明亮璀璨……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虽说古都之秋不会很快过去,可它的美还是足够惊艳的:香山的红叶,钓鱼台的银杏,陶然亭的芦花,移步换景,景色宜人。这座古老而年轻的都城啊,在秋光里特别醉人心扉,近代许多著名作家、学者教授都毫不吝惜笔墨地赞叹过!
公元2018年11月1日,就是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的秋日,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人民大会堂里的菊花盛开绽放,迎来一群豪情满怀、谈吐不凡的与会代表,堪称一位位能上富豪榜的“老板”。不错,在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季节里,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正在大会堂东大厅召开。
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的50多位优秀企业家代表应邀与会,其中包括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腾讯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娃哈哈公司创始人宗庆后、苏宁集团控股董事长张近东、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等著名民营企业家。毋庸置疑,这是一次高规格的专题会议。
这一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年份,随着高歌猛进的时代乐章响彻云霄,也会夹杂着几声杂音,美国挑起贸易战,虚张声势色厉内荏。国内所谓“精英”也跳出来遥相呼应,一篇声称“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的文章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舆论哗然。而在资本市场中,一些地方国资驰援有平仓风险的民企,也引发了“国进民退”的担忧,难免会带来些许不利影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此时,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细心听取各位民营企业家代表的发言,共商大计,而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则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定海神针”。与会人员都是千挑万选、勇立涛头,“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改革“弄潮儿”,个个身手不凡,名声在外,凝神静气全神贯注地聆听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的强音:
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是听听大家对经济发展形势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我向在座各位民营企业家和全国广大民营企业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刚才,几位民营企业代表发了言,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收。下面,结合大家发言和关心的问题,我讲几点意见。
随后,他在简要历数了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历程之后,充分肯定了民营企业家的作用与成就: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的人发表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有的人说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等。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
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不要听、不要信!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总之,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大家听到这里,情不自禁地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犹如大海的春潮一般汹涌澎湃。
其中有一位坐在第二排、身穿深蓝色西便装、内着洁白衬衣的中年人,本来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思索。此时同样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放下记录的钢笔,双手抬起用力鼓掌,眼睛里闪着兴奋而崇敬的光泽。他就是来自美丽的太湖之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
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
时令虽已进入秋天,可参会代表们分明感受到了春天似的温暖,甚而夏天般的火热。
置身其间的参会代表们如沐春风、身心通泰,亲身感受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于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不变立场和“一家人”的血脉相连。会后,习近平等领导人又一一走到每位代表面前,与他们亲热握手。这让大家备受鼓舞、无比振奋。当媒体记者伸来话筒采访时,平常话语不多的崔根良打开了话匣子:“这个座谈会开得很及时,表明了总书记对我们民营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切。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释放出了党中央进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信号;让我们真正吃下了‘定心丸’,对企业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
崔根良感受尤深的是习总书记语言非常朴实,说的都是心里话,表露的都是真感情。讲话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很大,很有针对性,蕴含深意,指导性极强,让民营企业家思想上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更为民营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极大提振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
他表示:“尽管目前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认为,只要企业把创新抓好,把技术攻关做好,把产品质量做好,我们的民营企业还是有竞争力的。相信有党中央的支持,有企业家的自信,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一定能够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诚然,能够来到北京参加此次高规格专题会议的人,均为民营企业中的精英和佼佼者。然而,从一个当年空军场站的通信兵起步的崔根良,退伍不退志,勇于创大业,率领亨通集团,一跃成为占领国内外光通信行业高地的“领军人物”,还是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典范,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的,实属难得。
他是怎样做出这些成绩的?
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率领的是一支怎样的企业集团军?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座谈会,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孕育丰收的种子却是在春寒料峭的早春里埋下的……
第一章
根本善良
作家采访手记
时隔一周后——2018年11月6日,我们参与启动了深化“时代楷模”学习宣传的报告文学创作项目,受中宣部宣教局、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委派,慕名前往太湖之滨的苏州市吴江区,现场感受体验、深入采访崔根良和他麾下的企业——亨通集团。
难道冥冥中有一种缘分?我们两位作家:一位是曾经有着十几年军人生涯的转业干部,一位是刚刚由武警边防部队改制为公安系列的宣传干事,都有着浓得化不开的军旅情结。面对曾经身穿草绿色军装、行进在直线加方块队伍中的成功企业家崔根良,自然备感亲近与敬佩。大概这也是有关部门选择我们采访写作他的主因之一。
由于因事改签航班,硕大而轻盈的“空客320”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负责接机的亨通集团企划部王经理和年轻的小孙,敬业而热情,早就在那里等候着。虽是初识,又值满天繁星夜凉如水,可彼此的心是热的,笑脸相迎亲切有加,帮助把行李放好后,立即开车返回吴江。
商务车沿着沪苏高速公路飞驰,两只前大灯如同两柄闪亮的利剑,劈开了沉沉夜幕。车内,我们热烈地交谈起来。瞧,这就是报告文学作家的习惯,时时刻刻都保持着采访体验的状态。虽然路旁的景色掩映在夜色中,少女一般的太湖也似乎躲藏在一帘幽梦里,但我们已然切身感受到了江南的温馨与美好。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崔老板”迎面走来了……
1、 水乡之子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这是唐末诗人杜荀鹤《送人游吴》诗句,寥寥数语,道尽了古苏州民居的风貌。历史上这里属于吴国越地,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濒临浩渺多姿的太湖,潺潺水涌,托起了这颗晶莹剔透的水上明珠。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早期称七都乡)遍布河湖港汊,渔船欸乃稻花飘香,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1958年5月,崔根良就出生在这里的桥下村帽子兜。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给他起名字时并没有特殊的考虑,按家谱排到了崔家的“根”字辈,加上了一个代表好的“良”字。
若干年后,当他上学识字走上社会之时,便悟到了这个名字的含意:做事根要正,做人要善良!
是的,崔根良就是怀揣着这样的信条,当了兵,入了党,办起了企业,成了报国有门、造福桑梓的企业家、慈善家。不过,他虽然生在“大跃进”、高举“三面红旗”的年代,却没有享受到什么幸福时光。由于极“左”思潮的“浮夸风”带来的恶果,留在他记忆里的只是两个字——“贫穷”。
穷则思变。“文革”余波犹在,学校里不是搞大批判就是走“五七”道路,学不到多少知识,在生产队务农累死累活挣工分,也值不了几个钱……
那还是公社化时期,崔根良的父亲在村里当生产小队长,为人正直、勤劳善良,每天天不亮就带头下地了,干上一气活路再回来吃饭。端起饭碗,时常忘不了督促正在上学的根良兄弟几句话,“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干事。”犹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早早地滋润在崔根良幼小的心灵了。
素来是风调雨顺鱼米之乡的吴江,与许多地方一样,本应温饱没问题,可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仍然是勉强混个“肚儿圆”。
1976年5月,正值夏收夏种的农忙时期,农村学校按照惯例放假,让学生回村里参加劳动,帮帮大人的忙。这一天,即将初中毕业的崔根良划着一只小船,船头上放着他的旧书包,沿着一条小河汊子回家去。这是典型的吴江特色,正像一首现代小诗中描写得那样:“水乡的路,浪花铺;出来进去,一把橹……”
两旁岸边是正在收割的麦田,被纵横交错的水道分成一个个不规则的几何形小岛,有的呈三角形,有的呈平行四边形,当地人称之为“垛田”。少年崔根良手持一把竹篙,这边点两次,那边撑几下,小船晃晃悠悠地前行着,比现今孩子们脚下的划板稳当得多。他那瘦削的方脸上还带有几分稚气,只是一双不大却有神的眼睛,透着与他年龄太不相称的坚毅与成熟。
这些年虽说一直在上学,可书包里装着几本印着“最高指示”的数学、物理,充满了豪言壮语和革命道理的语文课本,以及当时流行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和《红灯记》剧本等读物,英语最熟悉的还是那句“Long Live Chairman Mao”(毛主席万岁)。深入一步的课程,他们则断断续续地学得不多了。
即将中学毕业了,今后究竟干点什么好呢?他人生的小船,将划向何方呢?正在冥想,迎面驶来了一只满载着麦捆的船,崔根良连忙将竹篙一点,靠向一边。空载让重船,这是水乡的规矩,别看他年幼,道理还是很懂的。恰巧运麦子的人是同村的乡亲,擦着脸上的汗水打着招呼:“是根良啊,学校放假了?”
“是的,大叔!今天在哪里割麦啊?”
“喏,就在前边那块田,你姆妈也在呢!”
哦!崔根良闻言点点头,手下一用力,小船唰地加快了速度,箭一样划了过去。行不多远,他就看见岸边“垛田”里一片抢收景象,人们挥汗如雨。真是应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观刈麦》所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历代历年,农民都是十分辛苦的,尤其是到了麦收时候,更是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因为季节不等人,风一吹,成片成片的麦子便成熟了,如不赶快收回来晒干打场,天气变化一下雨,就会霉烂在田里,一年的心血就白费了。所以,人们把每年的夏收夏种比喻成“抢收抢种”,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
行不多远,崔根良看见了母亲的身影,正挥舞着镰刀吃力地割麦子,割几下就要直起腰来喘口气,捶捶腰。常年的劳作使她过早地有些衰老,但每到农忙时节还是跟年轻人一样出工。他的母亲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女子,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既能插秧割麦,种树养蚕,又可做饭洗衣,照顾老小,里里外外一把手,好似永远不知疲倦似的。
那还是在根良上小学的时候,晚上做完作业就睡下了,等到睡了一觉起来小解之时,看见母亲还在灯下忙活着给他补衣服,眼睛不由得一酸,躲在被窝里流下眼泪。他暗暗下着决心:将来长大了一定要让母亲好好享福。而且从那时候起,他只要放学有了空,就尽量帮助妈妈干活儿。
如今,崔根良快速地把船撑到近前,扔下竹篙,噌的一声跳上岸,从妈妈手里接过镰刀,弯下身子唰唰地割了起来……
在他心目中,最敬重最心疼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因为父亲担任队长,一天到晚在外忙碌,很少与孩子们见面,并且为人正直严格,说一不二。根良兄妹五人都有点怕他。
也是在前几年的一次放农忙假,还有点贪玩的小根良没有帮大人们去田里捆麦子,而是跑出去跟着小伙伴们下湖捉鱼。晚上拖着两脚泥回来,让父亲狠狠地骂了一顿,甚至挥起扫把要打他,被母亲拦了下来。
“一定要罚!不然你不长记性。”父亲说着一挥手。
确实,这次教训使小根良永远忘记不了,虽说知道父亲是对的,但对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专制”做法,产生了某些逆反心理。以至当他年龄稍大时,便开始了“抵抗”。
麦收种稻的“双抢”一晃即过,学校复课了。不久,崔根良和同学们结束了学校生活,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下一步做什么?他面临着上高中,还是回乡务农的选择。按父母亲的意思是让他继续上学,可崔根良有了自己的主见,小小年纪便决意走向社会,尽快帮家里做点事,好让父母少操心……
2、 小木匠
如此说来,是崔根良不喜欢上学吗?还是对读书不感兴趣?
都不是。崔家兄妹五人,根良排行老三,也是头脑最灵活的孩子,所以父母希望供他一直上学,将来到城里去吃上一碗“公家饭”。何况,他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看书,有兴趣钻研一些问题。在那城乡差别较大的年月里,谁能够转成拿“粮本”的城市户口,是许多农村人的梦想,甚至会给一家人带来莫大的好处。
上学、当兵,是当时农家子弟跳出“农门”的两条捷径。对于年龄只有十五六岁的小根良来说,报名当兵还是不太现实的,唯有继续读高中这条路了。可是,如果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县城去上学,需要住校,加上食宿学杂费等等,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里真是负担不起。邻乡倒是有一所高中,崔根良和要好的同学去看了看,非常失望:那里没有正规的师资力量,校舍也是七拼八凑,还没有自己原来学校好呢,充其量也就是个初中里边的“戴帽高中”。
尽管父亲坚持让他去读,可这一回小根良拿定了主意:不上了!他要出去干活,用稚嫩却坚强的肩膀分担父母的压力,尽量创造财富改善家里的生活。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虽然还没当家,但却过早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渴望改变一下自己乃至家庭的命运。
既然不想上学了,那就到生产队里干活吧。当时中国的农村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是实行人民公社制度,所有的村庄分成若干个生产大队,下边再分几个生产小队。崔根良的父亲就是一个小队的队长,负责组织几十户社员和耕地的生产与生活,每天早早敲钟分配你去这块田浇水,他去那块地施肥……
晚上,大都集中到一家记工分、学习、开会传达上级文件,直到人们昏昏欲睡才算完事。第二天周而复始,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而由于吃的是“大锅饭”,普遍缺乏生产积极性。往往是队长布置完了活路,到了田间地头,干一会儿,看看队长走了,社员就把农具一扔,躺在一边睡大觉。如果是铁路边上的地块,每当看见一列客车经过,则拄着锄把看上一会儿热闹。这样干活,怎会有好收成呢?
本来,江南自古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却在这种体制下,饿不死,也吃不饱,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别看崔根良一直上学,没怎么在生产队里劳动,但看到父亲每天忙忙碌碌却不见起色,从心里不愿意重复这种生活。当时,为了解决花钱买盐打酱油的问题,队上还办起了副业—砖瓦厂、水泥预制厂,父亲见根良不愿干农活,便想让他进砖瓦厂上班,算是个拿工分的“工人”吧!
不料仍然遭到了“抵制”。崔根良认为成天挖土、和泥、烧火、搬砖头,与在地里干活没什么两样。不是说他吃不了那个苦,关键问题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个体力活儿,还是成天困在村里,如同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一样,看不到什么前途。已经初中毕业的他,已经不是父辈的眼光了,他渴望干些既能养活自己,又可以见世面的事情。
父子俩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
“我已经给人家厂里说好了,你去不去?快说!”
“我……”小根良本来拿定了主意,可看到一贯强势的父亲逼着表态,不愿直接顶撞,来了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局面在僵持着,善良而又心疼儿子的母亲插话道:“别太着急了,让孩子想想再说吧!”
一宿无话,第二天早晨,几乎一夜没睡的崔根良主动找到父亲说:“爸,我想好了,不去砖瓦厂。我要去学木匠,你去跟张师傅说说好吧?”
原来,自从不上学之后,他一直在观察在思考今后的路怎么走,有天在镇上看到张师傅给人家打家具,其中一张雕花八仙桌子,镂空雕花,如同艺术品一样,主家连连称好,还给了不少的工钱。崔根良怦然心动:这个手艺不错,有创造力,有想象力,还能走村串户地到处转悠,便萌生了拜师学艺的念头。
这一回,父子俩难得地一致起来。是啊,艺不压身,在农村里木匠、铁匠、泥瓦匠等等,属于受人尊敬的师傅,挣钱也比一般人多。父亲立即托人去找那位技术高人缘好的张师傅,请他收下根良当学徒。得知这个中学生愿意跟自己学木工,张师傅爽快地答应了。
“根良啊,你去了以后要尊重师傅,干活要勤快,不偷懒耍滑,不要怕吃苦。”
“嗯!我记住了!”崔根良郑重地点了点头。
由此,他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崔根良离开家乡,跟着师傅四处揽活做工,最初充满了新鲜感。每天,他首先伺候好师傅饮食起居,而后根据主家要求选好材,下好料,做好各种准备,进而拉锯、破板、推刨子,什么粗活累活儿他都干。虽说一点也不比在农田里割麦插秧,抑或是砖瓦厂里和泥脱坯轻松,可这是他愿意学的手艺啊,还能够走村串户地满世界转,长见识见世面,因而乐此不疲,干得十分带劲。
师傅见他聪明伶俐,并且遇事懂得分寸,自然倍加喜欢,毫无保留地将一身本事传授出来。这样干上一两年工夫,崔根良就基本上掌握了木匠的“十八般武艺”,可以独立操作了。无论桌椅板凳,还是门窗柜橱,他都打得有模有样,不仔细看分辨不出哪是师傅手艺,哪是他的劳作。
毕竟他是初中毕业生,有文化,有想法,常常在家具上有新的设计和做法,精巧细致,造型新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根良,干得不错!”师傅满意地说,“将来我老了,就把这一片方圆百十里的活儿都交给你!”
“谢谢师傅,还是由你带着我们干吧!”
嘴上这样说,他心里却有了新的想法:虽说经过努力,自己成了四村八乡小有名气的“小木匠”,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与木头打交道,说到底还是力气活儿,干长了便感到枯燥乏味、平淡无奇了。呵呵,这就是崔根良从少年时代就渐渐养成的一种求变意识、创新意识。他总是不满足现状,总想着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做一番大事业。
有人也许会说,这不是好高骛远吗?不不!如果没有任何基础,只是幻想着天下掉馅饼,或者揪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那是典型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最后逃脱不了“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崔根良不是这样!他是在脚踏实地做过之后,不满足现状,不小富即安,从中产生了更高方面的追求。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种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优良品质。
不过那时候却得不到一般人的理解。天长日久,张师傅看出了他的心思,一天干完了活儿、吃罢了晚饭之后,师徒俩坐一起聊天,推心置腹地交谈:“根良,你是不是觉得当木匠没意思了?我跟你说,还是要往长远里看。”师傅语重心长,“在咱们农村,只要你把这门手艺做精了,做熟了,一辈子你和全家就不愁吃穿了!”
崔根良点点头:“师傅说得不错,自古以来,手艺人总是吃香的。不过如今世道变了,可干的事太多了!”
事情就是这样悖论:这两年师傅领着他走南闯北,教会了他手艺,也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年轻的心却不安分起来。而且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神州的天空多云转晴,天广地阔。
崔根良看到了新的人生之路,再也耐不住性子,终于扔下了好不容易学好的木工技术,扔下了伴随他度过几年好日子的铁锯、刨子和墨线盒,去寻找另一片天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