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非杨过诗歌:主题(组诗)
主题(组诗) 真相是一种癌症 无药可救 她亲手 杀死了他的信仰 他找不到任何删减的词 他知道耻辱是如何铸成 预谋 我知道 星耀是信仰的一次预谋 我知道 自己的身体曾经被人占领 彗星 在昨天的梦里 带来了耻辱的解药 清水塘 蓝色泛起的情绪 穿过陈旧的斑马线 博尔赫斯 二百年前还是上帝的奴隶 春天的绿色已经过时 终极的疑问没有风也没有绝对的权利 极端体验 喜欢在雨里 找一座永恒之塔 十八年间 你穿过四个阴道 你不是西去那烂陀寺取经的和尚 你不是功德圆满荣归大唐的玄奘 你只是你名字下的你 你只是一段个体生命移动的历史事实 你只是一只生活中肉欢成性沉默的羔羊 作者简介: 非杨过,本名孙洪刚。诗人,作家。1986年生,山东临朐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8月开始创作,2017年2月首次发表作品。现已发表诗歌300余首,作品见于各种网络文学平台,网站及纸刊。2021年12月获评山东诗歌杂志《2021年度诗歌选》年度封面诗人,2022年9月获第二届半岛诗刊年度诗人奖,2023年4月获全国第六届百家诗会二等奖,2023年4月被中国诗书画研究会诗词研究中心授予“弘扬诗词文化年度诗人”荣誉称号。著有诗集《嫁给理想》《隐形审判》。
走进庞嘴村
题记: 古运河,此处迂回绕弯 湾似嘴,有庞姓户迁来便有了庞嘴村 水滋润万物,传唱一个个故事 1、五棵榆艺术馆 这榆树很艺术,老砖墙里盘根错节 起舞弄影,玻璃屏罩住的梦境 让我们窥视一二,推及六百余年 先锋姿态,助我腾飞,腾云驾雾 而实际的纯朴,就像五棵榆一样 可充饥,可怀旧,可在画布未干时按下手印 它够执著,我够执迷 犹如大运河的到来与远去 可以驻足、安家,可以永远流淌不息 鸟鸣忽起,我循声登梯靠近榆树枝头 榆叶闪烁水色,榆钱饱含阳光 几粒种籽飞落手心 我想,这榆树和艺术的结晶 里面有待解的神秘,而我心向望 一粒粒种子全都知道 2、在海棠园 村落 大运河、永定河环绕 海棠、牡丹、芍药……往来穿越 四十多分钟的路途,不快不慢 又明显地像蜜蜂一样追赶 赶赴第一波花潮 爱在庞嘴 理由之一缘于海棠 缘于海棠花联绵我一路的祥云 在花丛,即使聚神凝气,也被花香迷醉 花朵上的美丽乡村 正如我心愿的旭日容颜 我,站在它站过的地平线 看走过来的人们 向它学习那热烈浓郁的爱 3、走过永定桥 永定河,大运河,流经都市京城 沙里淘金,在这里举荐一个村名——庞嘴 我刚听完百年前 善人买船摆渡的故事 就到当下主人新修建的本村的永定桥 但见垂柳倒影,鸿雁出没于芦苇 水草飘忽为鱼让行 柏油路延伸进村庄的四十二条胡同 走过去,顺便和村民唠一些家常 走过去,美食不敢多尝 只喜欢老味馒头,想蹭到面团发酵秘方 就订靠河亲水的民宿,就 随意地再走一走…… 到河边看看夕阳
福建三明诗群·滴水村落(六周年庆)诗文小辑
【心中有诗,远方不远】 一一写在滴水村落创立六周年 文/寒江雪 历史罕见的一场盛夏热浪在地球村渐渐平息,家乡的秋风不期而至,小山城的桂花今秋却晚开了多日;日日仰望门前与街边的桂树,除了鸟儿偶尔在枝叶间起落,抑或秋风拂过桂树搅扰了桂叶而晃动,却迟迟不见桂花按时绽放的动静;呼吸间,毫无感觉桂花飘散出来的芬芳。即便是迟开,在一场晚秋的疾雨后的闷热刺激之下, 桂花还是开了;金黄色的小花苞,在枝桠上多孕育了些时日,绽放开来的小花朵,以别样的艳丽与独有的芬芳,弥漫在小山城的街街巷巷;如若不信,请君亲临这座小山城,在滴水村落的村里村外走走停停,静心呼吸,留意是否有不一样的馥郁芳香扑鼻;如果感受浅薄,请君随意找位村夫村姑驻足恳谈,或观颜察色,或旁敲侧击,细观他们的神态,倾听他们的心声;君若动之以情,便知芳香何处有,喜色因何生…… 白云悠悠,小村落门前的小溪静静流淌,不知流向何方。村落后山的松涛轻柔地爱抚着山的脊梁,从午后而向晚;枫叶妆饰了山坡,整片坡面连成了红色的海洋,日薄西山,暮色渐渐苍茫。稻谷已经归仓,成群的麻雀从草丛中飞出,捡啄着遗落在田野的谷粒,不食谷粒的鸟儿却在麻雀的周遭飞上飞下,宁静的场景变成了搅局的道场。大雁南飞,鲤鱼开始潜底,欲奔前程的年轻村民跃跃欲试,出走后的归来却是遥遥无期。这是六周年后小小村落的一个侧影,即有无限的美好,却又隐喻了些许的迷茫。午夜梦回,六年时光流逝,在每一位村民的生命旅途中弹指一挥间,而滴水村落的村民不因时光的流逝而忧伤,正如滴水村落总顾问谭五昌教授在赐予我们的诗歌所唱: 【诗歌的水滴】 文/谭五昌 一群灵魂朝向缪斯的人 穿越六年时光 日夜守在一条明亮的溪边 他们把自己受过俗世喧嚣的心灵 逐渐放空 放空成一只只透明的杯子 然后在一个神秘的时刻 各自接纳自天而降的诗歌的水滴 那是词语的琼浆玉液 足以芬芳整座诗歌村落的每一个角落 何谓“诗意”生活?何谓“惬意”人生?古人言:“居有定所,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足矣”?窃以为:“足矣”只是古人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拨高的精神境界,是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历史背景下的所谓“知足常乐”而罢,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自我安慰而已。如今实现了全面脱贫的千年梦想,进入小康生活社会的当下,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与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远远并非“足矣”,如何达到物质与精神生活丰盈的平衡状态,各人有各人的定义与追求。滴水村落则是在物质生活丰富多彩后的一座志同道合者共建的精神家园;其宗旨则是追求诗意生活,实现惬意人生。而著名诗人、诗评家卢辉大师的这首诗,似乎对滴水村落的内涵作了一次重新定义: 【滴水村落】 文/卢辉 很多村落都是用地域命名的 用一滴水命名,让我 想到石头,洞穴 再幽一点,远一点的话 那就是诗歌和远方了 直到有一天,一个人,一群人 把一滴水当成诗歌 把怀思,瞻仰,迂回,激越 融汇成了一股清泉 于是,这个村落就不再缺水了 不缺水的村落,人多了 诗歌也多了,就连村头的一块大石头 都会吟诗,循声而来的人们 终于看见水落石出的村落 看见诗歌 窃以为,一滴水的团结与力量,一滴水包含的无限可能,令我们这群村民赋予了它最美好的想象;而一处小小的村落,其隐藏着的秘密,孕育着的希望,演义出来的许多故事,延伸而去的乡愁,无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