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导师在线

王长征《穿过薄薄的世界》诗集郑州分享会成功举办

4月8日下午,由河南省诗歌学会指导,元诗歌公益基金、花鸟诗社等联合主办的“王长征《穿过薄薄的世界》诗集郑州分享会在纸的时代书店举办。 出席此次分享会的嘉宾有:河南省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大河》诗刊社社长兼主编高旭旺,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李霞,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王者兴,中石化河南石油作协主席、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尹聿,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魏清海,河南作协理事、郑州作协理事、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梦情,《散文选刊》原编辑部主任老海,郑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杨亚爽,青年诗人魏成、姜非,花鸟诗社社长金启明,比邻诗社副社长吴清顺、秘书长赵玉磊;远道嘉宾有: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副会长、华语作家网副总编辑王长征,中国 90 后作家联谊会副主席、《青年诗人》主编张培亮,《中华风》执行主编张栓固,阜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瑞,界首市作家协会理事杨天情;此外到场的还有花鸟诗社部分社员、高校文学社团成员及文学爱好者,分享会由元诗歌公益基金秘书长牛冲主持。 在分享会上,王长征向参加者介绍了他的创作理念和文学观点,分享了他的北漂故事、写作经历和心得体会。各位嘉宾老师从与王长征的交往相识谈起,从王长征的为人谈到文本,从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叙述手法等方面对他的诗集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各个领域的专业作家、诗人、诗歌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大家一同分享诗歌之美,交流文学之道,共同探索诗歌与文学的无限可能。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嘉宾们纷纷表示对于本次活动的精彩和成功表示赞赏,同时也对于如王长征这样的青年诗人们充

写作:对诗意生活的挖掘——华语作家网副总编辑、诗人马文秀与学生畅谈生活

为了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与鉴赏能力。4月11日,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邀请中国诗歌学会社会活动部副主任,诗人马文秀开展“写作:对诗意生活的挖掘”主题讲座。讲座由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副主任胡冬智主持,天涯创意写作中心成员以及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学生聆听了讲座。 马文秀从“诗意生活与生命追求”开篇,阐明根源于自然与土地的写作,需要写作者挖掘,不断游历,在作品中写下自己的行迹。人生如同旅行,生活是沿途的风景。只有感受不同的风景,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丰沛人生阅历;要善于发现生活,走进生活,这样才能从生活中不断收获写作灵感。积累写作素材时,要重视深入内心的挖掘,把握有限的经验,挖掘无限的潜能。 随后,马文秀从自身创作展开,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马文秀提出,同学们闲余时要多散步,散步能够感受生活中的细节。她还提到著名作家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某一天行走途中,见到一个事件引发的思考。马文秀讲到她有一些作品是在行走获取创作灵感的,如《坐在地铁上的赤子》是在乘坐北京地铁10号线时创作的,当时她关注那些为了理想、为了生存而奋斗的劳动者群体,在漂泊中的坚守与抗争,在她看来,奋斗者的存在就是一个民族的风景;《在夏宗寺与文秀相遇》是在夏宗寺时遇见同为“文秀”的僧人时有感而发;《夜幕下的骑行者》是基于亲身体验和长期的观察写成的,骑行者是无数在城市中拼搏人的精神写照;长诗《老街口》的创作也是在春夏秋冬走进百年藏庄塔加村,参加青海古村落举行的开耕仪式,在惊奇与惊喜中创作而成的,这些作品都是行走的最好照见。从写作源头去提取诗意、由

李迎兵长篇小说《沐月记》新书访谈

华语作家网: 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打一直是小说,无论是鲁迅,还是张爱玲,都提供了一个传统阅读的范本。从新时期文学,尤其先锋文学,然后到后来的纯文本,跨文体,以及在泥沙俱下的网络时代,文学期刊式微的标志是读者减少,纷纷流向短视频,以《人民文学》《收获》等为文学地标,依然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存在。请问李迎兵老师,您的五十八万字长篇小说《沐月记》入选曾推出多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品的 “中国专业作家典藏文库”,由中国文史出版社隆重推出,其亮点何在? 李迎兵: 如果要按照通常的出版惯例,五十八万字的内容体量,很难走畅销书的路子。但责任编辑方云虎先生,却慧眼识珠,一眼盯住了这本书的艺术成色。上选题会时就连出版社领导都给予《沐月记》以 “厚重、细腻”的评价。所谓“厚重”,可能不仅仅是内容的体量,而是现实感、时代感和历史感,尤其突出了“钩沉历史,观照现实;蹀躞千里,史诗品格”的艺术定位。由中国文联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平和中国小说委员会副主任、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评论家胡平推荐,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作序。《沐月记》入选的“中国专业作家典藏文库”曾推出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及著名诗人、国家一级编剧邹静之等名家的作品。这也是算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吧。 华语作家网: 如果作为一个文学对话,李迎兵老师是否觉得就当代文学的纯文本话题有何看法?尤其,您的《沐月记》里的文体追求和艺术成色与纯文本写作的异同? 李迎兵: 所谓纯文本写作,实际上是前沿写作者的一种对传统写作的颠覆,与此同时也是对所谓主流框定的一种剥离。我们生

诗人周占林和他的醇美诗境

在我的印象中,周占林是一位有主见、热心肠、乐意助人、乐观向上的诗人。好热闹,爱运动,喜诙谐,中意喝酒且酒量大得惊人,葆有一份晴朗豪爽的品质,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占林身上显而易见的性格特征。在他那张24小时都挂着清风的憨厚的笑脸上,你很难看见阴云和不悦之色,就好像牧童很难在羊身上找到牛毛一样,占林带给你的永远是风日晴和的那份阳光与明朗。这样的诗人带着爽朗的笑声往你身边一站,你就能感受到浑身的正能量和挥之不去的诗意风情。 占林长我几岁,学养见识也比我高,喊他一声兄或哥,那都是十分应该的。彼此交游二十载,我一直视之为良师益友。多年来,我同包括占林在内的一众诗人吉狄马加、叶延滨、晓雪、梁平、祁人、商震、高旭旺、陆健、曲近、杨克、胡弦、李犁、洪烛、臧棣、雁西、程维、李自国等一起上西藏、闯新疆、出四川、走重庆、游山西、穿云贵、行江浙、下海南,辗转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数十省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行诗,为中华大地抒情已成为诗坛佳话和一种惯常的诗意生活状态,是诗歌与友谊将我们和祖国的大好河山紧紧连在一起。与诗为伴,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歌声,作为诗人,我们内心感到无比充实。 占林是河南登封人,近十余年长居北京,常在京城与河南之间奔跑。而我则蛰居南国古镇佛山从未挪窝,静静享受着佛光普照的那份温煦与惬意,那是八抬大轿也不走的眷恋。除了出席诗歌活动,近年来我几乎哪都懒得走,有空则捣腾一下诗歌活动,为当地文学添点彩,目的当然也包含了想见见诗人兄弟们的意思,顺便喝杯小酒聊聊风月也是可以理解的。小吏忧国,素餐不能,慵懒更非我本性,胸无凌云大志之人,钩

许辉:关于乡村、土地、家园的那些事儿

问\徐芳 答\许辉 我的作品一直是“乡土”的,关于乡土的一般理解,是关于乡村的、土地的、家园的那些事儿。但我把我自己的乡土,理解成一个立体的内容:在时间上,它是一块土地上的古今;在空间上,它包括了这块土地上所有的城乡。 乡土是我的生活内容和方式 朝花周刊: 可能每一个地域都为它的书写者提供着语言、经验和叙述。您自称“淮北佬许辉”,是说您作为作家,需要一种回望的视角或抒情态度的选择吗?出身乡土,立足乡土,您的《又见炊烟》如同天地养出来的文字,活现了根植民间的人间图画,说说您是如何“接地气”的? 许辉: 我的作品一直似乎是“乡土”的,因为我对黄淮之间的那块土地爱得很深,对淮河流域的那一片沃野有着独特的感受。关于乡土的一般理解,是关于乡村的、土地的、家园的那些事儿。但在我这里,我把我自己的乡土,理解成一个立体的内容:在时间上,它是一块土地上的古今;在空间上,它包括了这块土地上所有的城乡。我的乡土也是我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 我在这块土地的城乡里吃锅贴饼、地锅鸡,睡麦草铺成的大通铺,行走在初夏的青麦原野上,和小城市的警察朋友站在街头说话,体会和感受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悲欢离合,读本地作家过伏羊节的文章,在古老的河滩上发现几块秦砖汉瓦,背着小包行走在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村庄之间。 我的这方乡土,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弥漫着厚重的传统文化气息,也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文明精神;既是过去的,也是当下的;既是昨天的,也是今天的,还是明天的。 老子是淮河流域文明的根本 朝花周刊: 您说:“我读《老子》,写《涡河边的老子》,不是为了研究古文,而是为了寻找思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