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老师
瞧,这位戴着红色宽边眼镜的年轻老师,她就是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刘老师。刘老师个子不高不矮,一张圆圆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一笑起来,红红的脸颊两边就会露出两个甜甜的小酒窝。洁白、干净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慈祥和善的大眼睛,那么炯炯有神。头上那一排整齐的刘海儿像一排门帘从额头上垂下来,漂亮极了! 刘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听她的语文课,她讲起课来总是那么幽默,引人入胜,使我兴趣盎然,更使我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更加了解语文。 刘老师除了给我们传授知识以外,还会给我们讲许多故事,让我们从一些故事里懂得一些道理,受到某种启迪,懂得许多鼓励。有一次期中考试,我为了考高分,抄袭了同桌的答案,但还是逃不过刘老师那双锐利的眼睛。刘老师发现了我们俩试卷上好几题的答案都是一模一样,于是下课的时候,她把我们俩叫到办公室,问我们俩怎么回事,因为我们一时着急,半天也说不来话。于是刘老师就叫我们回家写一个情况说明交过来。到了下午,我们把情况说明交了过去。刘老师了解了情况并没有责骂我们,而是像母亲一般拉着我们的手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作弊是品德上的败坏,和小偷没啥两样,考试是为了检查自己一段时间以来学习的成果,考试作弊等于是偷吃别人的果实,这样可不光荣。要记住,做人要诚实,希望你们以后可以改正。”这几句简简单单的话,让我意识到了诚信的重要,诚信是不可丢失的呀!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她不仅教给了我许多知识,还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真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刘老师那样的人。 指导老师:刘风萍
为中国梦而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增长才干,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人聪慧。从古到今,人们都在不停地在学习,不停地在读书。古人读书是为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我读书,既不为那“颜如玉”,也不为那“黄金屋”,而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是为了让中国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是为了让中国的科技更加发达,是为了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这些不仅仅是我的“中国梦”,也是十三亿中国人的共同之梦。中国梦,说起来容易,可如何去实现呢? 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一名少年,要想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而读书。这一点,先辈们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周恩来爷爷从小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鲁迅爷爷“为拯救中国”而弃医从文……他们读书不是为了成名获利,而是为了实现他们心目中“中国梦”。假如一个国家人人都只想着为自己的利益去读书,那这样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但相反,如果一个国家人人读书都是为了国家的强盛,那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强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如果将中国每个人的梦想编织在一起,那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想在未来去探索解决一个个未解的科学之谜,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要“读好书,好读书”,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书籍,特别是关于科学知识的书籍,从中获取科学知识的养份,为未来成为一名科学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梁启超爷爷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实现中国梦的希望就在我们中国少年的肩上,只要我们人人都爱读书,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读书,那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就一
那一夜……
那一夜,风是那么清,月是那么明,星是那么亮,草丛中的蛐蛐也在弹唱 …… 而在那一夜,看着她消瘦的背影我却流泪了 …… 她,是我初中三年的第三个英语老师。她个头不高,站在讲台上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像瀑布一样披散着,时常散发着一股清香。总是穿着一套灰色的制服,清秀的脸庞显得十分的严肃,眼神中似乎也透着一丝威严,让人无法亲近。 然而她的课堂,却像绽放在黑夜里的烟花五彩缤纷,吸引着每个人的眼球;也像极强的磁场,牵引着每一个人的心。每一次,只要她来上课,同学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情景表演中你一句,我一句,“叽里呱啦”说一堂课,那种场面真是热闹,个个乐得像三月的花一样灿烂,连下课了学生都像没听见似的,更别提什么“再见!”,实在不行,也只会扮着鬼脸冲着她说“等会见!” 我和她的故事也就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了,那堂课是我有生以来听得最糊涂的一堂课,只记得自己像个傻瓜,呆呆地坐在那儿,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记得那堂课好长好长 …… 叮叮叮 …… 一阵急促地铃声响起,同学们拿出英语书开始一本正经的读起来,自导自演着读,同桌互读,小组齐读,只有我拿着书静静地默读。 突然,同学们站起来向老师问好,坐在后排的我只见讲台,并不见老师的身影,正想侧身看看我的这位老师,谁想随着班长一声令下,同学们都坐了下来,这时我才看清老师的真面目,原来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老师,不过也太矮了吧!正在神游的我被老师找到了,用英语和我交流起来,可我听得一头雾水,愣愣的看着,不作任何回答,看我那样,她只好示意我坐下,开始新一课的教学了。 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只感觉自己来到了外国
经典是什么
经典是什么?这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中徘徊,直到父亲对我说:“经典就是能够流传于后世的传世之作,像《诗经》、《论语》还有我们学习的古诗词,父亲这句话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每次上学时,校园广播里传出的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就是经典,它使我懂得了读书可以使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及其它方面得到升华,所以我要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 经典是《论语》,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对与错的分辨以及该做的事与不该做的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会了我要谦虚求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使我明白了学习和思考如同人的左右手,缺一不可。 经典是娓娓动听的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家伯牙演奏的《高山流水》是多么令人陶醉,仿佛使人看到了那清泉从山崖落下时的情境,听到了那清脆的流水声。德国的乐圣贝多芬也创造过经典,他用钢琴演奏的《月光曲》可以说是弹得出神入化,他把要表达的所有情感都包含在曲子里。这些是古今中外音乐家的杰作,这些经典能够永远焕发光芒,虽然它们表达的主题不同,但都令我着迷。 经典是什么?它是耐人寻味的著作;它是百读不厌的文字;它是娓娓动听的音乐…… 经典,它无处不在,它令人永远迷恋。 指导老师:汤建国
茶香
那是一个周末的夜晚,月白风清,趁着朦胧的月色,我去小区门口旁散步。徜徉在小路上,突然“窸窣”一声,我赶忙抬起头,原来是一棵茶树,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老家的那株茶树。 在我爷爷的老屋地址后,有一座大山,里面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溪的左边半山腰上,走过一块杂草地,就是我爷爷的茶树地。那里的茶树大多数矮矮的,但有一棵长得十分高大。 那棵树是爷爷在生产队时搞的,听爷爷说,他在生产队工作时,发现了那棵已经奄奄一息的茶树苗,大概是被人翻土翻出来的,已经在土上待了好几天了,根有点发白,乱得像个鸡窝,不过差了老母鸡和鸡蛋。爷爷把它捡回家,栽了起来,没想到现在活得这么旺盛。茶树大约有两米高,最宽的地方约有两个人才抱得住,爷爷很爱惜它,一回老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树干有点发灰,摸起来像干燥的土地,一块一块的,似乎干瘪了,又似乎没了活力。 初春,它的枝叶充满了水分,鼓鼓囊囊;膨大的嫩芽鼓胀得似乎快要爆裂了。树冠像个球,沙沙作响;轻轻地掐下一片叶子,摸一摸,毛茸茸的;仔细一看,叶片有点微曲,还有矩齿,淡绿色的茎络,好似一个蜿蜒曲折的迷宫。 不久之后,便到了采摘期,百米开外全是绿色,这时候的茶田像一片翠绿色的足球场。我又走到树下,摘下了一芽两叶至三叶的茶,放在嘴里嚼了嚼,里面的汁被挤了出来,很清凉、清爽,继而有种涩涩的感觉,但又立马回甘,甜丝丝的,苦尽甘来的感觉紧紧萦绕在心头。当夏秋交接之时,天气仍然很热,我经常坐在下面乘凉;风一吹,树叶有的迎风起舞,舞步蹁跹、树影斑驳,有的就轻轻地往下落,纷纷扬扬,落在肩膀上,落在身上,落在脸上,一股茶叶的清香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