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节气一过,在几场秋雨的洗礼中,秋风渐凉,月亮也一天比一天地圆润--中秋节如约而至。在如水似霜的月光中,儿时和妈妈过中秋节的记忆,愈加清晰。 那时农村生活虽苦,但人们对过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依然重视。八月十五月儿圆,寓意团团圆圆,阖家欢乐。这家炖鸡,那家熬鱼,整个村子飘荡着诱人的鱼肉香味和高粱酒的醇香,充满喜庆祥和的气息。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其实,故乡八月十五云遮月的日子并不多,大多中秋节是朗月当空,星光灿烂。那年中秋节这天,天刚黑下来,一轮圆月已悄然跃上树梢。圆圆的,亮亮的,大大的,近近的。月表上的凹凸明暗有致,仿佛触手可及。我问妈妈:“月亮上有嫦娥、玉兔吗?有山河森林吗?”妈妈瞅瞅我,莞尔一笑,并不答话。 吃过晚饭,爸爸把小饭桌搬到当院,妈妈往桌上摆了一盘月饼,再摆两盘水果,全家人坐着小板凳围桌而坐,边吃月饼、水果,边赏月。当时月饼是按人头供给的,数量有限,妈妈给我们每人分两块,她和爸爸俩人吃一块。油黄的月饼散着香味儿,上面印着精美的图案,我们舍不得大口吞咽,只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细细地嚼,慢慢地咽,把青丝玫瑰月饼的香甜,尽可能长久地滞留在唇齿间、食道里。 此时,妈妈正在灶间忙着烙糖月饼。她把红糖疙瘩捣碎,掺上熟花生仁碎渣,均匀撒到一片面皮上,再附上一片面皮,用瓷花碗沿立着顺时针切一圈,去掉边角,案板上留下了一张圆圆的糖月饼坯子。再在坯子上撒一层芝麻粒,擀压几下,然后拿一枚大料,在糖月饼上一按一按地刻上几颗星星,漂漂亮亮的糖月饼终于形成了!烙熟的糖月饼金黄金黄的,摆上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