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广才序杨维松的诗集《你是我笔下栖落的燕子》
重拳之下遇到一双安抚的手 ——序杨维松的诗集《你是我笔下栖落的燕子》 罗广才 诗人杨维松的诗集《你是我笔下栖落的燕子》书稿,我研究和思考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这期间我经历了“五十肩”及颈椎的疼痛和生理低潮期的煎熬与折磨。当生命和精神对决的时候,虽然处在艰涩、迷惑、焦虑、杂乱等状态,还是有一只“燕子”存在。只是它没有“栖落”在我笔下,而是蛰伏在念想中,欲速而不达而无能为力。好在诗人杨维松和那只“燕子”一直在等,等我的笔下能在人间尘色的晚秋赏析一只“栖落的燕子”。 诗,于杨维松而言,有倾诉的功能,有时是一种动作的定格,游离于精神与母语之间的不吐不快。《村庄记》中,“村旁的小河露着干瘪的肚肠,/讲故事的爷爷不在了,/他的新家就像倒扣的茶壶,/却挤满了疯长的野草,兀自枯荣。”将坟冢比作“倒扣的茶壶”,而那“疯长的野草”则是对世事无常和人情冷暖的一种喟叹。从视觉的体悟转化为一种生命性的体验,而领悟“兀自枯荣”的冷漠; “在村庄拐角处,阳光走丢了,/我看到父亲的影子矮了,也弯了。/他挥锄的姿势忙得像张满的弓弩,/然后将我这枚箭狠狠地射出。/一锄,一锄……/锄瘦了锄头,也锄老了我的父亲”。诗人开始纠缠在他熟悉的村庄、父亲、农具之间的关联,以鲜明的、超越性的精神视角和时间尺度来测量父亲的身高、锄头的宽窄,还明确了自己就是“像张满的弓弩”的父亲,“狠狠地射出”的一枚箭,呈现了从语言层对事物的源头回溯展开诗意的追寻。 善于在虚实层面叙述情感,是诗人杨维松自觉且经验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奶奶啊,您听我说》一诗中,“村头柿树的脑袋摇晃得头发蓬乱,/那声音如同山

一腔热血扎根泥土 笔墨酣畅书写春秋——浅谈作家章社友的小说皇天后土三部
王从清 与农民作家章社友老先生相识于去年的郑州,当时我们《中华风》杂志及作家万里行主办了他的作品研讨会,记得当时的研讨会开的非常成功,也非常佩服这位创作颇丰的老先生对文学的痴迷与追求。刚好今年十一长假,抽时间拜读作品。假期的多雨天气,让我有幸在家读完了他的皇天后土三部曲小说:《灌河岸边》、《山路弯弯》、《黄土地》。说实话三部作品让我非常震撼,可读性非常强,浓郁的豫西地区风情文化扑面而来。大到物华天宝、风土人情;小到婚丧嫁娶、民风民俗、乡间俚语全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 章社友老先生首先是一个农民,然后才是一个作家,所以他的作品才能根植于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而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乡土,给予他无穷无尽的灵感。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全在他的笔下落地生根。掩卷沉思良久,都不知道如何下笔,三部厚重的系列小说宛若潺潺河流奔涌不息,篇幅所限,我只能摘取其中的几朵浪花,以飨读者,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 小说《灌河岸边》将故事的背景放在豫西伏牛山区西峡县一个叫做五里桥乡黄狮村的小山村,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年,以点概面反应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整部小说一气呵成,有很强的代入感。 小说的艺术特点鲜明,构思新颖,读完整本小说,我对开篇的人物出场及动作、细节、对话、心里、场景描写印象深刻,一幅普通农村家庭吃饭的场景栩栩如生,且看第一章第一、二段原文: 王红保放下饭碗,抹一下嘴巴,一扭屁股,腿耷拉到床沿下,坐在床边,思谋着是不是到街上走走?街上肯定有人闲哨。从学生到社员,以后就和村里人混在一起了。院子蚊子在叫,可能园子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叶细初先生《卓峰闲吟》的诗意栖居
罗洪安 叶细初老先生《卓峰闲吟》这部著作,看似闲吟,实则匠心独具,看似随意,实则处处诗情画意。而这得益于叶老日积月累的浓郁文墨气息,以及发自内心的诗书气质,他为槎城放歌,为乡情倾怀,用诗意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用诗意的方式去提炼人生的哲理,活出了诗一样的生活,诗一样的人生。 生于斯,长于斯,叶老由衷地热爱自己生活过的城市。爱默生曾说:“语言是一座城市,每个人都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增添了砖瓦。”文字是语言最好的记录方式,叶老用文字来赞美他所生活过的城市,并用自己的视角去发现生活的诗意之美。槎城的美在叶老的笔下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河源的万绿湖、野趣沟、客家文化公园、笔架山、桂山、东江画廊……这些美景尽入叶老之笔,跟随他的诗句河源的美景尽收眼底。读叶老的诗句,有身临其境之感,在领略这些自然风光时的同时,会有一些奇思妙想不经意触动你共鸣的神经,不亦乐乎。“朝卷闲云浮瀚海,暮飞轻霭接长天”《春游万绿湖》中一幅震撼壮观的万绿湖美景图映入眼帘,宽广浩大,水光相接,完全能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相媲美。而在《游东江画廊》中对东江风情的描写更是令人陶醉:“山青水绿碧波漾,翠竹千丛筑画廊。蝶舞蜂飞银鲤跃,桃园李熟稻花香。隔篱黄叶闻啼鸟,对岸青砖披艳阳”,一幅幅美景图铺展而来,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绿色盎然,诗人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把东江画廊的静美与它的灵动相结合,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颗隔篱黄叶闻啼鸟的好奇之心,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原来惊奇的不只是鸟儿,还有游人对自然美景艳阳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