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作协进校园】杨村一中站:王彦明主讲《现代诗的基因与边界》

“一部文学作品写完以后,它不再属于作者,它属于谁呢?属于广大的读者,属于我们自己,你读到哪儿就是哪!”“我们现代诗歌的原始母题,它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我们传统的诗歌,也就是说离咱们越近,越贴近于咱们传统的源头……”



5月15日上午,在杨村一中科艺楼的合班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掌声,这是“武清作协进校园”活动杨村一中站的现场,武清作协主席、现代诗人王彦明与师生畅谈《现代诗的基因与边界 》。




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二年级部分师生、武清作协部分成员以及来自杨村一中、杨村四中、城关中学、王庆坨中学、燕京高级中学的部分老师近百人现场聆听,高二部分班级及武清作协线上收看直播。



活动由高二语文教师、武清作协会员闫荣盛主持。



讲座主要分为“现代诗范本的差异”“现代诗的基因”“现代诗边界”三个板块。王老师以对照的方式,鉴赏作品,分析进程,展示现代诗的意义。

讲座伊始,王老师用建构主义理论引导同学们要多读书,要敢于读现代诗,以作者、作品和读者的关系,分析阅读真正是在阅读自我,阅读自我的阅历、见识和领悟能力。然后他为同学们诠释了“现代”的内涵,认为“现代”不仅仅是一种时间概念,更是一种进程和发展概念,关涉的主要是人在当下的心境。

讲座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为示范文本,通过诵读、文本比对等方式,展示了现代诗初创时期,从音韵、母题和美学特征方面呈现出的逐步释放的写作态势。紧接着用东西文化对比的形式,对两首经典作品做“基因解剖”,观照了两首诗的音韵、结构和意象及意境,寻找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的传统源头。王老师接着列举木心的《从前慢》,谈到其诗歌中的中外诗歌元素,以及意境上的现代品质。

在分析里了现代诗的传统因素之后,他主要阐释了当下现代诗的“消化”问题,也就是接受之后的融合问题,通过对欧美经典文本的分析,展示当下中西诗歌的差异,尤其对读现代人的处境和心理感受的认知,进行解剖。



关于现代诗的边界问题,他提出“边界无限,诗意有限”、“寻找边界,实际是为了对照过去,进而寻找未来”等观点。随后他分析了乔治·赫伯特《复活节的翅膀》、卡明斯基的《叶落》、乌青的《父亲和他的兄弟们》和横的《一个骑单车的女人当然可怕》等作品,从形象、断句、标点和诗人状态等方面分析了诗歌写作的可能。



讲座让热爱文学的学生们受益匪浅。白晓萌说:“王老师的课堂带我进入了诗的世界,让我领略了现代诗曲折迷茫的探索历史,了解了各式各样诗的形式,感悟到一首首诗歌中迸发的万千情感。诗歌好似从书中跃起,如此鲜活,充满生机。这堂课让我有了重拾提笔的信心。”韩杜雨萱说:“随着王老师幽默的授课风格,我们畅游在现代诗歌的海洋中,领略了现实主义诗歌底层百姓的苦难,不免为之动容;感受到浪漫主义诗歌里柔波荡漾的温情,不免想象成河。王老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使我体会到现代诗歌发展的变化以及其复杂的情感表达方式。”李佳音说:“王老师的讲座详细而生动,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现代到当代的诗作,很多没有固定的篇章结构,甚至是不押韵的,这些真的可以被称作‘诗歌’吗?答案是可以的。现代诗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它用简洁而富有创意的方式表达出复杂的情感。”李金轩说:“诗歌是在一片古老的土地上,古老地长养起来的,它先是扎根萌芽,又膨胀自己的茎,等过了几千几万个日月,终于在它花时发觉那独一不二的隽永的芳华。正是因着这样的自信与勇气,诗人愈发在呈现中贴近自我,仍保留着意象与意境构出的朦胧美,却多了一份坚决与锐气。当诗人们,亦或读者们,在诗中毫无保留讲述,嘶吼,哭泣,那时他们找到自我,拥抱自我,诗歌的那朵花,也就一览无余地盛放了。”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去,与王老师继续深入探讨交流。

据闫荣盛老师介绍,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第二单元选择了不同文学体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包括两首非常有代表性的现代诗篇: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生活节奏快的今天,老师该如何带领孩子们慢下来,给悠长的青春岁月一点诗意的栖息呢?在思维模式固化的写作中,如何引导孩子用情感真挚、诗意斐然的文字,去表达深刻独到的见解呢?于是,借助“武清作协进校园”活动的契机,邀请作协主席王彦明老师做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王老师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详实丰富的课堂内容,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文学的精神盛宴。


此次活动是“武清作协进校园”的第三站,武清作协将以更大的热情,走进校园,走近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投入到教育与文化建设之中,让文学之花在更多的校园华丽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