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二首·运河春丨李秀勇
一
繁花开两岸,盛世正清明。
相约踏春去,同歌奔远征。
惠风亲笑面,碧水济苍生。
天下方圆大,中华不老情。
二
古老运河畔,人间二月春。
柳丝何妩媚,花蕊恁纯真。
回首千年梦,迎眸两岸新。
文明赓后世,恒久惠生民。
李秀勇,笔名梦之林。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武清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员。曾在《天津日报》《中国诗词》《诗词报》《中华风》等多家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歌和散文。
运河春归丨袁文洪
运河
携着一路春色,蜿蜒而来
在雍阳大地吻了一下
甩下了一道弯,又匆匆而去
弯里祖祖辈辈的人们
藏着说不完的故事
春风吹皱了水面
泛起的层层涟漪
诉说着隋堤的古老与传奇
万名劳工的血汗创造了世界奇迹
吭唷,吭唷
纤夫的号子是汉子们的叹息
帆影点点是南粮北调,商贾云集
乾隆帝七下江南,
留下的歌舞笙笛
这里,曾是茅草,秋风,落日
蝉鸣,蛙声,鸟叫
运河两岸的人们在与命运抗争
改革的春风吹醒了共和国这片古老的土地
撸起袖子加油干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春风竞酿出醉人的佳话
一座科技新城拔地而起
春到运河
含了江南的婉约细腻
在春的婆娑里随着雁鸣阵阵
探寻春的足迹
叩醒大地
踏裂冰河
震落春雨
谛听大地躁动
鸟儿的第一声啼鸣
运河春色
在一河河水一河歌中荡漾
在生命的绿色里飞扬
在磅礴的诗意里潇洒
袁文洪,笔名远岸。中学教师,公务员,喜好文字,多篇作品散见省市报刊和中国作家网、天津北方网等网媒;《赢家》《大海的声音》《那一片麦田》等获市级征文奖,入选《现代文阅读》《作文通讯》并作为中学生阅读试题和毕业检测试卷。
七绝五首丨张坤第
仲春运河印象
曾怨隋皇凿运河,民间故事至今多。
千秋功罪任评说,杨柳莺花人似梭。
运河春游
清明时节水生烟,丽日晴光照碧莲。
游舫才从桥洞出,恰逢鱼跃擦船舷。
首驿风
市景繁华首驿风,士农工学政商融。
核心文化重开发,经贸居游生意隆。
后营千年银杏赞
白果千年富大良,运河作伴共经霜。
涛涛文墨化风久,代代金枝变栋梁。
雍阳展现大心胸
一园三馆座城邕,学习休闲两放松。
地王不营楼墅日,雍阳展现大心胸。
张坤第,笔名楚石。曾服役于空军航空兵某部,现为地方机关工作人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散文研究会会员、天津市诗词学会会员、武清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空军报》《天津日报》《天津每日新报》《天津作家网》《天津诗词曲社微刊》《准风诗刊》《天津诗词》《书香诗苑》《雍阳文学微刊》《武清资讯》《家庭保健》《星期天》《运河》等全国多家纸质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
运河两岸处处春丨杨宪民
冬把运河两岸
辽阔的田野
用片片飞雪
装点成银装素裹的世界
而今已悄然退去
春不在沉寂
带着清风
带着细雨
带着大地复苏的信息
匆匆而来
湛蓝的天空
几朵漂浮的白云
从南方归来的燕子
舞动着双翅
自由自在地飞翔
弯弯曲曲的大运河
光泽剔透的冰层
化作明镜的水面
微风拂过
泛起层层涟漪
垂柳泛绿的枝条
吐出嫩芽
挂满枝头的杨树花
像数不清的毛毛虫
随风摆动
暖棚里飞出欢快的歌
那粗壮的大手
卷起保温棉被
明媚的阳光见证了棚内辛勤的汗滴
纵横的田间小径
布满了农民的足迹
古老的雍阳大地
万物更新
焕发出勃勃生机
杨宪民,天津市武清区人。原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中文专业副教授、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市级优秀教师。天津武清开放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武清区作家协会会员。喜好文学写作,《大爱无痕》《代理校长》《我下车了,亲爱的乘客!》《回来吧!孩子》《泪水》等作品,见于《天津日报·武清资讯》《运河》等刊物。
四月(外一首)丨邵凤成
你要写四月,就不能只写四月,
你要先写春雨,写路上行人,
写牧童和远边的酒家——杏花村。
写绿遍山原,子规声声,蚕桑插田。
写青溪,写竹石,
写犀浦的梅子黄了,长江东去,细雨冥冥。
你要写四月,就不能只写四月,
你要先写燕郊芳岁,辽阳春水,
写山中无甲子,才开二月花,
写芳菲,写山寺,
写长恨春归无觅处的失落,写失而复得的惊喜。
你要写四月,就不能只写四月,
你要写南山向阳,烟柳沉寂,惟有葵花向日,
写山花渐落,持杯尝酒,看蛱蝶纷飞。
写鸟外疏钟,花边流水。
写夜来听鼓,晚来添泉,林梢动时已罢禅。
你要写四月,就不能只写四月,
你要写馀杭道,写一晴生意繁。
写南风大麦黄,枣花桐阴长,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你要写四月,就不能只写四月,
你就离不开先写林徽因,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春风
你要写春风,就不能只写春风,
你要先写江南,江花胜火,江水如蓝。
还要写又绿的江南岸,留不住明月照我还,
写南朝的寺,烟雨中的楼台。
还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你要写春风,就不能只写春风,
你要先写野火浇不尽的原草,
或是被早上啼鸟惊醒的春眠。
还有,要写人面桃花,写玉笛声声,
写樱杏桃李,写荠花榆荚,写先发的梅。
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如烟,
儿里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要写春风,就不能只写春风,
你要写一旦朝夕起,吹绿日日深,
写轻飞的燕子,暖沙上睡着的鸳鸯,
折一枝水边的杨柳,
望一树垂下的丝绦,
要知:先栽杨柳后杏桃。
你要写春风,就不能只写春风,
你要写贵客,写繁华,
写寒雪梅中尽,归留万国花。
写胜日的光景,万紫千红的春,
写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识杨枊风。
写昔日的不足夸,今朝的思无涯,
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
你要写春风,就不能只写春风,
你要写李白的清平调。
那诗中的唐明皇和杨玉环,
写云想衣裳写花想容,
写群玉山头见,瑶台月下逢,
写凝香,写新妆,写名花倾国,
写无限春愁,在沉香亭北随风释。
你要写春风,就不能只写春风,
你也要写哀怨与思念。
写暗香留不住,
写碧玉流上的舟,
写羌笛何须怨,
写二月的山城,
写悔教夫婿觅封侯,
写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邵凤成,男, 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6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武清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邵凤成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天津市人大代表。主编4部、副主编4部专业著作;公开发表论文58篇。获《运河记忆》征文三等奖。
运河春之歌丨张秀银
四月的序幕缓缓拉开,满眼的萧瑟渐渐褪尽。从窗口向外望去,满是风轻雨柔,国色天香,粉嘟嘟的桃花挂满枝头,洁白的梨花翩翩起舞。看着院里花草的艳丽芬芳,想着春天的温馨美好。宅在家里数月的我,再也坐不住了,一大早就走出了小区。此时春光潋滟,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满目的姹紫嫣红,那浓浓烈烈的花香,把我重重包围,怎能不令我心动?我要掬一抹春光,赴一场最美的春之约。
天晴气暖,阳光灿烂。我直奔北运河。置身于蓝天白云之下,穿行在生意盎然的运河边,远眺那郁郁葱葱、无边无涯的绿,仿佛走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又像走进了一幅长长的画卷。我静静地行走,品味着春天的静好时光,感受生命在春光中的恣意绽放。赏桃花盛开,看柳絮飞扬,听流水潺潺,嗅碧草芳香!我站在一处风景最美的地方,凝望着武清的母亲河,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但她依然美丽清澈,像一条玉带伸向远方。明静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鲜花、绿树、高楼、凉亭,还能清楚得看到一群群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呢。河边的柳树随风舞动,摇摆着绿色的长发,粉色的桃花、洁白的梨花,都绽开了美丽的笑脸。公园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孩子们在这里尽情地玩耍、嬉戏;大爷们在这里舞刀挥剑,打太极拳;大妈们随着舒缓的音乐,高兴地跳着广场舞……整个春天都跃动起来。
四月的早晨,风是清凉的,一阵阵春风迎面拂来,吹乱了我的头发,吹起了我的衣边。突然,柳树上有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叫了起来,像是一个合奏团,歌唱着春天的绚烂与美好。瞬间,春天诗一般溢满了我的心房!
张秀银,笔名张雪, 杨村四小退休教师,天津市小语学会会员,武清区优秀通迅员,优秀作协会员。退休前多篇作品获市区级各种奖励。退休后有二百篇作品发表在《学习强国》《天津日报·武清资讯》和《运河》上。多次在市区老干部局、教育局、文明办、宣传部征文大赛中获奖。
运河之春日赞歌丨于立娟
你到底是什么?白云说:你是飞天遗落在人间的绸带,蜿蜒匍匐在雍阳的大地。春风说:那一刻不停奔涌前进的浪,装满着岁月的记忆,从古至今……
真的好想为我们的母亲河——大运河写一首诗。
我度过的50年人生岁月里,一直生长在运河流过的土地上,却一直没有认真地俯下身来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这条无数人洒下血汗、无数人为之歌咏过的河流。她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人们无尽的希望和梦想。
今天,运河,我来了!绕过那座桥,我来到了河的西岸边。那座桥,我无数次从上面走过,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乘私家车,悠闲地、匆匆地,从来没有停下来或者静下心来打量一下桥下面跨越千年而来的运河。
她真的好美。亲水平台下面是框格护坡与草皮花砖相交错的小堤,小堤为河水标出了边界,广阔的河面从岸边一直铺展开去。河水向远方蔓延,最后消失在翠色中。她自北向南滑行着,涌着又宽又缓的水波,微澜拍打着小堤,河面无一处不是平平稳稳的。河水清透,仿佛浅浅的绿,又仿佛浅浅的蓝,清清亮亮地闪着流光,好似少女的眼波。这就是和平时代的运河,这就是我面前的运河。那宽宽的水流下,掩埋了多少战火的烽烟、孕育着多少诗人的感叹:那缓缓的荡漾的水波里,掩藏着先人多少欢乐的梦幻……
眼前是精致的河畔景观,我站在亲水平台上边铺设的彩色情侣路面上,心中升起无尽的自豪、感慨和温暖,这神秘的水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这魅力无边的水流承载着人类进步的血汗和生活的希冀。两边堤岸上那盛开的花、那碧绿的草、那成荫的树,那引人驻足的小亭……还有那遥远的眼睛望不到船帆,水底鱼虾,生动又浪漫!
留恋地转身离去,那欢畅的声音仍然不停地冲进耳朵里,流进心底里,是水声也是幸福的声音!
于立娟,崔黄口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武清区作家协会,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多篇散文、诗歌、小说在市、区级报刊上发表。在《天津日报》与中国移动联合举办的教子格言征集活动获一等奖;在《天津日报》举办的“记忆武清”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有奖征文中获三等奖;《弟弟》在天津市妇联家庭与儿童工作部优秀童谣评比中获二等奖;《村庄卫士》获世界华语童谣童诗大赛成人组优秀奖。
家乡的春花丨赵建敏
三月,东风送暖,春意盎然。蛰伏一冬的人们禁不住春色的诱惑,纷纷背上行囊去往他乡旅游赏花。有去婺源篁岭看油菜花的,有去武汉大学看樱花的,也有去云南看茶花的,仿佛只有远行才不辜负美好的春天。其实家乡的春天花并不少,并不逊色任何一个旅游打卡地,她们从寒风料峭的早春开到暖风徐徐的立夏,从繁华的城市开到静谧的乡村,只要你想看,随处都有盛开的花等着你来观赏。
早春,你还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的时候,突然发现在路边的背风处,或是在小区的围墙下,或者在公园向阳的地方,有三两棵山桃花迎风绽放,白色的山桃花透着些许的粉意,好看的如下凡的仙子。而这几棵开放的山桃花就像是点燃春天的火种,一夜间,公园里、马路边和街头巷尾,一棵棵,一簇簇、一片片的山桃花闯入你的视线,有的洁白如雪,有的浅粉若霞,花香隐隐的藏在风里,浅淡的似有若无。这时候,你可以去大南宫村旧址的“桃花大道”或者去北运河的漫水东路看盛开的山桃花。走在花下,感觉自己就是“春光懒闲倚微风”的神仙。
一夜东风恶,落英舞缤纷。山桃花开始凋谢,此时不用伤感,家乡又一场盛大的花事悄悄来的你的身边。
龙凤河畔的樱花开了!
龙凤河岸边高大的樱花树枝丫繁茂,连绵数里,粉色的樱花挤挤挨挨挂满枝头,于是河岸被樱花染成浪漫的粉色。盛开的樱花没有绿叶来衬托,也无需绿叶来衬托,它就这么肆意的绽放,美的无与伦比。此时,龙凤河绿水荡漾,河岸杨柳依依,粉樱如霞,犹如一幅写意的国画呈现在你的眼前。
樱花一路盛装开,好似嫦娥款款来。萌动春心情意盛,仙姿妩媚笑红腮。
天气逐渐变暖,春天也从三月走进了四月。林徽因在《你是人间四月天》中写到“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家乡的四月就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开了!海棠、稠李、榆叶梅、丁香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花也竞相开放。春天的颜色也多了起来,或大红,或粉艳,或淡紫,或纯白,各种颜色的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此时,雍阳无处不飞花。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一片盛开的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津溪桃园的桃花美得不可方物,不可挑剔,就像出自绘画大师之手的工笔画:赭石色的花柄上,白色的花瓣,而花蕊却是粉红色的,那份粉红色饱满而浓郁,浓的从花蕊里溢出来,浸染到花瓣,于是花瓣也由深至浅的粉了起来,于是一朵娇美的桃花出现在你的眼前。就是如此美的桃花开满枝头,连接成片,还一眼望不到边,那份美可以媲美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折颜上神居住的十里桃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宋代苏轼为海棠花作的诗《海棠》。家乡的海棠花就是诗人笔下举高烛照见的“红妆”,每一朵都如一粉衣少女,在熏风的拨动下翩翩起舞!层层叠叠的海棠花挂满整棵树,灼灼灿灿,又是家乡春天里的一道风景。待到海棠花开到荼蘼时落英纷纷,如漫天花雨,这时才是最浪漫的时刻,走在海棠林里,任花瓣飘落眉梢,让思绪随花香远飘。
家乡的二月兰虽然不能用一树树花开形容它,但是这种小草花盛开时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绿色之上,一朵朵紫花的小花随风摇曳,紫色点点,暗香袅袅,连绵数里,赏之让人心旷神怡。
家乡的春花里,还有“多多精神叶叶柔,雨晴香佛醉人头”的蔷薇花;有因戴望舒《雨巷》里写到“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而植入心底的丁香花;还有“黄萼裳裳绿叶稠”的油菜花……每一种花盛开都是一场浩大的花事,让人怦然心动,让人陶醉沉迷!
家乡的春花就是这样,以满满的仪式感迎接春天,迎接希望。
春风十里故土暖,阡陌处处春花开!
我豁然:这个春天我之所以没有远游,是家乡的这些花儿们绊住我远行的脚步,它们是我对这个春天的期盼和留恋!
赵建敏,退休于工商银行天津武清支行。武清区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网络作家培训班学员。笔名水湄依人,擅长情感小说、散文和诗歌。多篇作品在《运河》《天津日报·武清资讯》发表。被老作家称为“武清琼瑶”。
故乡四月满眼春丨高增扩
春风拂面杨柳翠,最美人间四月天。清明节前,沐浴着春光,我和堂弟一起回故乡踏青扫墓。出杨村驱车在崔杨路上,满眼春色扑面而来。路边高大挺拔的杨树,绽放新叶嫩绿,河边的娇柳摇曳丝绦鹅黄;无垠的麦田,青烟漠漠,紫燕穿梭,如巨大的绿毯向天边铺展,清新湿润的气息沁人心脾……啊,故乡的春天来到了!
我的故乡刘家务村坐落于武清区东北部。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曾是武清县委驻地,是光荣的革命根据地。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穷村,却有一位革命烈士,他是我的二叔高国瑞,曾参加第四野战军和香河县武装大队。在1947年6月武清县大孟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2岁。新中国成立后,村民发扬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建设家园。特别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的故乡一路向前,发展日新月异。每年清明回去扫墓,故乡的美丽春色都让我无限感慨!
二叔的墓地在村北的一泓碧水边,林木烟笼,水汽氤氲。我们拭去墓碑上的落尘,在阳光的映照下,“革命烈士”那黑底金字的大理石墓碑更加生动起来。此时此刻,我似乎听到了战场上的枪声炮声厮杀声,仿佛看到了二叔正向个敌人奋勇冲锋!
离开墓地,走进村庄,硬化后的街道平坦整洁,娇艳的桃花映衬着成排的红砖房,像燃烧的春色,令人赏心悦目。街中心,那棵百年老槐却依然粗壮茂盛,如伞如盖,守望者故乡的四季轮回,是故乡最深沉的春色。在这棵老树下,一代代人走远了,一代代人走来了,老树也一年又一年地当春发芽,生枝长叶,在春色中旺盛不败。
宽阔的院落里皆是春色荡漾:这院几畦春韭丛生,那院数垄蒜苗葱绿。在和煦的阳光下,这些小生命像一群顽皮的孩子,探着稚嫩的小腰身,挤挤挨挨地欢呼着春的到来。迈进几户老宅新居,家家光鲜瓷砖铺地,四壁粉刷如新,做饭取暖用燃气(或电),鸡狗圈养不出门,屋里屋外干净利落,难寻柴禾堆、鸡屎狗粪的踪迹。除了少许几件经年陈旧家具,再也闻不到过去农村老屋的潮湿陈腐的味道了。
故乡的春色还染在人们的脸上:老人家精神矍铄,笑容满面;年轻人目光坚定,满脸期许;孩子们欢声笑语、朝气蓬勃……
故乡的春,就是这样清爽、明净,就是这样韵味悠长,就是这样令人流连。
车子驶出村口,后视镜里,本家奶奶、叔叔、婶子们的手还在挥动。我热泪盈眶,难舍家乡父老乡亲,难舍故乡满园春色。
高增扩,笔名晓申。1956年出生,原籍武清。中共党员,退休干部。天津市散文研究会会员,武清区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天津工人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运河》《齐鲁晚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文学作品。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第一届第二届“武清你好”征文优秀奖。
轮值主编丨江亭
终审签发丨王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