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诗
小葱 | 夜鸟穿上鞋子旅行
(外一首)
夜鸟穿上鞋子旅行,翠竹制造木排
谁给我戴上镶嵌着星辰的发饰
他短短的胡须,琴键般牙齿
黄皮肤?也可能是个瑞士人,意大利人
水手,或三流画家
太奇怪了!唔,我要把所有的梦再做一遍
但是,请问这梦是什么意思
他们都和你一样,伸出温软手掌
——真的醉了啊,我要卧倒在
冬天的沙发上,喝春天的酒,忆夏天的你
雨
未知的细碎生活
如这场雨
被我幻想得很温情
比如我们在小厨房
洗菜,淘米
把鸡蛋打进透明的容器
转着圈儿搅出泡泡
这个时候呀
我要从后面抱着你
不说话
多少人行走在窗外的雨中
有的撑伞
有的湿润如一朵杏花
小葱,原名郭靖,祖籍安徽寿县,现居河南新乡。写诗,摄影,著有诗集《夜鸟穿上鞋子旅行》《青葱》。参加诗刊社第32届青春诗会。
◉美文
刘思欢 | 春意潜,万物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为何好?知春时方发生而已。
知春时,蕴含着对时机的判定。而这判定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里的蓄势,是在无数蓄势的时刻里观察,预判,练习出动。
春水在蓄势。
日暖,冰消;夜寒,水冻。伴随着日和夜的交替,冰和水在较量,冬和春在惜别。春潮,抓的就是这进进退退里的一点点时机。
于是,沉睡了一冬的水草,终于有机会伸展了腰肢,与岸边垂柳的倒影共舞;于是,冰层下影影绰绰行踪诡秘的鱼儿们,终于能大大方方地接受人们对它悠游身姿的赞美;于是,夹杂在冰层之间的秋叶,终于可以款款缱绻地沉入水底,滋养一塘;于是,伴着寒风在冰面上呼喊了许久的枯蓬,终于卸下了担子,把头埋入了这一池春水,沉沉睡去。
春水蓄的是一种向四周打开的趋向。尽管它的现状是拉扯,是反复,是忍耐,但它的指向,却是生机,是开放,是包容。
春草在蓄势。
一年春好处何在?遥看草色近却无。此春虽好,然不尽合理。草色若遥看有,近察则必更加令人悸动。因为远观只能得到一闪而过的众貌,而细察才可尽享斑斓参差的个相。春草,必初生于枯草之下。丛丛枯黄,草多势众,能一时掩映得了绿意的萌发,却也只是强弩之末,终究只能化作春泥更护“草”。苏醒了的春泥,一脚踩上去,松松软软的,让人舍不得踩上去另一只脚,只好退回去,在石板上再去拨弄那依稀可见的春草。
春草蓄的是一种向上的力量。破败之下蓄力,荒颓之中抽绿,无人知,无人识,无人鼓舞,并不影响它最终爆发成重重绿茵,供人旷心怡神。
春枝在蓄势。
灰蒙蒙的迎春花条枝已着了绿颜;褐色的忍冬与连翘的花芽早已涨得鼓鼓的,仿佛随时喷薄而出的地下喷泉;金叶榆娇黄的嫩枝在春风中颤抖;山桃花枝赭红得低调却令人无法忽视;万条垂下的柳枝不知不觉润出一层轻黄……原来,春的斑斓,早有先兆。
春枝蓄的是一种无可阻逆的饱满姿态。它着色,它含苞,它歌唱,它舞动,什么毁谤赞誉都近不了它的身,它只管顺势生,借势长,然后造势为春。
春到人间,草木先知。近草木,知人事。春,其发也骤然,其盛也短暂,其毕也匆匆。骤然,可见它冲破力之迅疾茁壮;盛大,可见它蓄势的持久深厚,乘化时的浩荡洒脱;短暂,可见它展现时的蓬勃奔涌,毫无保留。
中国古人因此爱之惜之,伤之留之。爱它的勃勃生机,春意天成,譬如瀑布垂坠,激荡人心;惜它的即时盛放,烂漫尽兴,倾泻而出;伤它,是因“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得经得起大起大落,等得了一时风光,也耐得住长久沉潜;留它,是为了提醒自己,人间处处值得,少年时惜时蓄势,方能厚积薄发,大有可为。
有了那些冻在冰层下、捂在土地里、埋在筋骨中的蓄势萌发,才有了晓看花重的喜悦畅想,才有了千里莺啼的婉转悠扬,才有了留连戏蝶的轻盈骀荡。
春意潜,发而不露,终有一鸣惊人时。
春意至,坦荡尽放,花开堪折直须折。
春意去,不强为有,放花归去待明朝。
刘思欢,杨村一中语文教师,武清区作家协会会员。好读书,有所学亦能有所用。文学是将落满空山的落叶一一存放,以情感,或理智。
◉美文
张欣 | 西湖千古情
有人说:历史和山河就是由琴与剑写成的。这句话,被一个名为西子的湖诠释得淋漓尽致。一边是还我河山、马革裹尸的壮烈与肃杀,一边是生死相许、缠绵悱恻的多情与温存。不断变迁着的,是围绕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历史与后人;而亘古不变的,是中间这一泓终年静默着的碧水。西湖无言,却成了末路的英雄和薄命的美人不约而同的选择。让人不由得又想起那句古老的话: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此恨不关风与月】
西湖三月,正是桃花柳绿的时节。有人说七八月的时候最美,有诗为证:毕竟西湖六月中。我却以为,既然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人,那么一年四季都是美的,只是各有胜景罢了。初春的西子湖畔,一片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桃红如腮,绿柳似眉,配上这山温水软的天气,让人总想起顾盼生姿的江南美女。
说到江南美女,苏小小可算是西湖的代言了。她生活于湖边,死后也葬于斯,她的墓还成为了西湖一景。有人说西湖是属于爱情的湖,只是这些伴着美景的美丽爱情却难以善终。从断桥赠伞、水漫金山,到永镇雷峰塔,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始终以这西湖为背景,天上人间,使尽浑身解数,奈何终究人妖殊途;同窗三载情深似海,却斗不过家族和强权的阻隔,不能并肩携手,梁祝只能化蝶双飞。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西湖边上就占了两个。可惜的是,四大传说中的女主人公都光彩照人,男主人公却不堪一评。白娘子和祝英台都是多么美丽聪慧,你们爱上的却都是何等懦弱的男人,一面接受着世上最美的爱,一面却不敢为保护这爱去承担起男人的使命,挺起男人的胸膛。
苏小小也许算是这些薄命女子中的异类。相传她才貌无双,衣食无忧,却不愿为人妻妾,宁愿浮居在这西湖边做艺妓,自诩“不守贞节只守美”。她十六岁的时候曾经做过一首《同心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湖翠柏下。”大胆自由可见一斑。只是这活泼浪漫的女子终究逃脱不了多情才女的宿命,那一个春日,大才子阮籍慕名而来,小小一见倾心,海誓山盟。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阮籍归乡后再无音讯,约期早过,苏小小久候情郎不至,终于郁郁成疾,年仅十九岁便咯血而死。
如今,苏小小的墓就在西湖畔的西冷桥边。一座小小的圜丘,恰似主人的芳名。圜丘上盖有小亭,后人名曰:慕才亭。这个名字真是起得恰到好处:小小生前向来爱慕书生之才,后人又爱慕小小之才。小亭里一直人流不绝,知道、不知道小小生平的人都会停下来,看一眼这小小的石头坟茔,南来北往的人眼中都带着一种怜惜和温情。他们知道,这娇柔的名字之下,一定有着一位水一般的南国女儿。还有些听过她芳名的文人,会在旁边给同行者讲起她的传说。没有人因为她艺妓的身份而轻贱她,相反,这里得到的青睐比几步之遥的武松墓要多得多。
也许,有着这么多后人的爱怜和传诵,那些西湖畔的芳魂该安息了。只是我依然忍不住多想:是谁造成了才女们的悲剧?世上好男儿多得是,是才女们缺少识人之明吗?我想不是。我想苏小小未必不知才子负心,祝英台未必不知山伯愚笨,只是她们用情至深,心思至纯,宁愿为人所负,而不愿以己负人。这世界上,大智便是大愚,大真便是大痴,于那些凡夫俗妇唾手可得的幸福,于她们倒是难上加难了。这便是人间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马革裹尸为哪般】
如果,你认为西湖只懂爱情,那你又大错特错了。西湖向来不缺少儿女情,然而更多的是英雄气。人常说“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然而在西湖,这一切天作之合般地结合在了一切,共同写进这梦一样的山水中,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多年以后的今天,有文化公司排演了一部著名的歌舞大戏——《宋城千古情》,便是以西湖边这些儿女情长和金戈铁马的故事为表现对象,赢来了海内外无数赞誉。
这里的金戈铁马,便是说岳飞了。肃穆的岳飞祠和岳飞墓,无疑为山温水软的西湖平添了一股豪迈的英雄气。岳飞祠现在已经成了全国有名的爱国教育基地,无论是秦桧的跪像,还是“还我河山”的大字,处处彰显着一种为中华民族推崇的忠君爱国的价值观和民族情怀。岳飞的庙我的二度去瞻仰了,一尊坐像塑造得虎虎生威,果然是凛然正气。坐像上方写着“心昭日月”四个大字,大概是出自岳飞就义前留下的“天日昭昭”四个字。值得留意的是庙门口的“尽忠报国”四个字,落款是杨虎城。稍有近代史常识的人对杨虎城将军应该都不陌生,站在门口,我想,杨虎城将军大概是近代中国最适合为岳飞题字的人了,不知这是不是历史惊人的巧合。看来,杨虎城将军在兵谏前也曾到过这里,我在想,彼时彼刻,站在岳飞墓前,杨将军想到了什么?会想到自己日后和这位民族英雄有着一样的悲壮结局吗?这些问题已经无从回答,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心中必定会升起一种守疆保土、舍我其谁的豪情,而岳飞若在天有灵,也必会引杨将军为知己。
青山有幸埋忠骨。岳飞岳云的墓上已经是一片青翠。站在岳飞墓前,我再一次不合时宜地问:究竟是尽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君?为一个杀害忠臣、重用奸臣的无明君主而死,真的值得吗?这种价值观,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吗?
冥冥中,我仿佛听到墓中传来一阵轻轻的回声:只有愿意不愿意,没有值得不值得。
这声音,来自岳飞,来自苏小小,来自白娘子,来自西湖边一切长眠着的人们。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西湖边这种矛盾的归一,明白了为什么看似冰炭不相容的两种价值观在这里得以水乳交融,也明白了长久以来困扰我的一个谜题。
原来,不管是何种价值观,有着怎样的信仰,只要这信仰是为善而非为恶,只要能够倾其所有去爱,为这信仰不惜举身自燃,九死不悔,那么就会得到人们深沉的理解和长久的敬仰。不管这个信仰是人是国,不管这个人或者组织是否靠得住,并不会减损一颗来自心灵的信仰光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下至情至性之人,都是知己。
就像有一位诗人所写:当历史变成了沙尘,墓碑长满了青苔,或者我们会在地下聊天,说爱情和真理本来就是兄弟。 又或者,裂帛和断弦才是大真和至美?金风玉露一朝,胜过凡夫俗妇柴米油盐的百年。只是,如果可以选择,谁又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做成标本,留待后人参观和瞻仰呢?宁愿如舒婷所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夕阳西下,我回首来时路,那一串串足迹上浸染着的,既有梦想的汗水,亦有多情的泪水。我轻轻地笑了,只想对自己默默地说一句:已经不负我心,其他尽凭天意。
张欣,微信名人淡如荷。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历任《新华月报》军事栏目记者、央视军事栏目记者,现任武清融媒体中心记者、编导。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
轮值主编|侯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