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专家面对面,与文学零距离:武清作协参加《天津文学》改稿会



5月30日下午,在芳菲歇去、夏木阴阴的初夏,武清区作家协会一行15人在主席王彦明的带领下,赴天津市作家协会参加《天津文学》改稿会,在文学的殿堂里探幽揽胜,聆听资深编辑名家对文稿的中肯点评,共享一场文学盛宴。


出席本次改稿会的有《天津文学》副主编王震海、崔健,编辑杨荣、艾晓波、侯晓晨,武清、蓟州两区作家协会代表参加。对于第一次参加改稿会的作者来说,无异于《庄子·秋水》中的河伯,收获满满的同时,也不禁发出“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的感叹。


名家讲座



首先由中国作协会员、文学博士、《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老师作《阅读、生活与写作》的讲座。陈老师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从“文学是什么”谈起,认为文学是“无用之用”,是自我对人生的释放性表达,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学创作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心怀国之大者,关心国家大事,树立“大文学”理念,不断汲取周边更多的养分;随后,陈老师谈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将经典读透,读熟,做好储备和积累,增加写作的宽度、广度、厚度;第三,陈老师结合自己在甘南挂职的经历提出了写作要关注生活,因为逼真的有生命力的细节往往来自于生活。陈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真挚实在,举例丰富,令人受益匪浅。


专家点评



《天津文学》副主编 王震海



《天津文学》编辑 杨荣


在接下来针对作品本身的改稿活动中,武清、蓟州两区作协成员提交的小说、散文、诗歌、非虚构作品得到了《天津文学》副主编王震海、编辑杨荣两位老师细致生动的点评。老师们不仅尖锐地指出了作品中的问题,也分别从视角、语言、立意、表达、细节等给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不同的视角决定了文章的高度,要做宴席,就要有大菜,要写作品,就要有充足的构思和设计;作者要从自身抽离出来,具备读者视角,考虑读者的阅读期待,才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无论何种文体的创作,都要在故事性上投入充足的力量;要以小见大,切忌面面俱到;好的创作离不开独具魅力的细节,切忌直接用结论性的语言,而是要注重留白,让读者细细品味……同时,老师们也对这次创作有亮点的作品以及涌现出的新人新作给予了肯定与鼓励。



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大家被老师们的精彩点评深深折服,也对未来的写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武清作协主席王彦明说:“这次改稿会是一次难得的提升与拔高的过程,希望大家都珍惜今天的所得,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真正上升到文学的层面。”武清作协成员许金山说:“与《天津文学》编辑坐在一起,针对作品面对面交流,受益匪浅。我真正弄清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活着与真正的生活的关系。对作品中语言的雕琢,节奏的把握,细节的展现,视角的调度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尤其是明确了日报副刊作品与纯文学刊物作品的不同要求。对于自己写作范围和写作技能的拓展特别重要。”作协成员王春晶说:“一直觉得《天津文学》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殿堂’,参加了这次基层改稿会,聆听了编辑老师细心精彩的点评,让我觉得《天津文学》是包容的,是海纳百川的。她能给默默无闻的文学爱好者一个平台,也能给热心创作的人们一个指引。让我对文学创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今后的写作更加有信心,更加有热情!”



胡适谈求知时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武清作协将以这次改稿会为契机,发掘新人新作,提升创作水平,心怀国之大者,虔诚敬畏文学,锤炼硬功夫,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在文学的海洋中收获更多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