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诗
薛长爽 | 姥姥很像个诗人
姥姥很像个诗人
当我最后一次看到她的时候
她瘦高的个子
带着黑色的绒帽,镶嵌着一朵小红花
她看到我总是笑
嘴巴就像一个黑洞
她站在门边向我招手
干枯的手在夕阳下变成了金色
姥姥很像个诗人
每天说着我听不懂的话
季节生病的时候,姥姥也病了
白被单下,紧紧裹着的还有她的四季
姥姥真的像一个诗人
她离开的时候
就像一个人离开房间,关上了灯,锁上门
被她紧紧锁住的,是漫天飞舞的雪
薛长爽,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武清区作家协会会员。有《青春组曲》《习惯有你》等多篇诗歌、散文在天津市“文化杯”“中仓杯”和武清区各类征文比赛获奖。另有多篇作品发表在《运河》《天津日报》《中老年时报》《滨城时报》等报刊上。
◉汉诗
刘国强 | 听春
料峭的东风将太阳搔得痒了
一个喷嚏便把大地唤醒
我听到冰河在爆裂
残雪在消融
千万条溪流在收拾行囊
计划着一场奔赴大海的旅行
我听到夜莺将翅膀上的寒冷
抖落得干干净净
冲破重重云层
深情的歌唱黎明
一只甲虫“嗡嗡嗡嗡”
撒着春天的癔症
懵懵懂懂
东一头 西一撞
尝试着一次次春天的试飞行
一只拽拽的鸭子
跌跌撞撞地走向久违的河流
一场“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盛宴
让它迫不及待地一试春情
我听到南方的燕语嘤嘤
策划着北归的征程
整齐的燕尾服
挟着海上吹来的风
我听到一千年前
有人在纵情吟诵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迷人的月亮啊
时而银勾,时而满弓
时而淡蓝,时而柠檬
拨开残冬的云雾
叩打着春的窗棂
如今,这弯弯的月亮
就像一只耳朵挂在夜空
在通往天际的路上
静静地将万籁聆听
听蛰伏的生灵
在一场即将拉开序幕的
盛大而庄严的交响中
蠢蠢欲动
听万里江川正欣欣向荣
听穿越阴霾,春雷隆隆
听神舟往返,刺破苍穹
听一曲震彻寰宇的东方红
刘国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步莲诗钟社理事、研究员。诗歌、散文、诗钟、小说等作品散见于《天津日报》《天津教育报》《天津中老年时报》《天津工人报》《诗钟》《天津教育》《运河》等报刊,作品在各类比赛中偶有获奖,诗钟作品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美文
李蔚兰 | 去寻找,让心灵苏醒
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远行,而在于咫尺之间。借着晴好的天气,去南湖的绿博园逛了逛。绿博园是武清的风景轴线,串起全国各地48个园林景致,不仅有北方的旷达霸气,还有作为北方人我心向往的南方的淡雅古风,那一步一景一定是不可辜负的。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一幅绝世画作《富春山居图》,是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用大写意的手法描绘了两岸胜景:其丘峦起伏,峰回路转,溪山深远,近树苍茫,水波出没渔舟,云烟掩映村舍。恬淡、古朴、宁静、悠远,如梦如幻,令人陶醉。如今,位于“江南秀色”板块的浙江园,就如这山水画卷般,徐徐铺展在雍阳大地之上。来到这里,自然界的一切颜色都回归了本真。微风徐来,时间放慢了脚步,我也放慢了脚步。
在这里,山、水、林、居巧妙地融为一体,每一处设计都让人怦然心动。脚下的道路,其貌不扬,却是由百余年历史的青石板铺就而成。一块块青石板被岁月打磨得油光锃亮,踩上去,仿佛所有的石板都会唱歌。
亲水竹木,山石矮墙,富春之水,天目之脉,一派浙土特有的自然风光,以出水芙蓉般的秀美与清丽,在人们的惊叹声中不再羞涩,向来者发出惊艳的一笑。我承认我被这静止的画面迷住了,在此驻足良久,仿佛穿越于“富春山居”的画境中,真实地经历一场浙江大地的精彩行走。
有人说,登山不让黄山五岳,看水当属三峡九寨,山水之美兼而得之莫如桂林。相对于艳丽的桂林山水,我却偏爱浙江之山水。浙江之山,不如五岳之尊贵,没有黄山之雄奇,矮则数十米,高则数百米,群山环抱连绵起伏千里,蓊蓊郁郁芊芊莽莽四季,伸手可触,捷足可登。一座座山峰犹如江南之小伙,不高不矮,形体匀称,青春阳光,玉树临风。浙江之水,宛如江南之女子,青涩不乏调皮,俊俏而又贤淑。水绕山转,没有源头也没有尽头,曲折迂回,潺潺绵绵,它是山的恋人,仿佛轻声地诉说着千年不变的执着。浙江之山与水,仿佛一对恋人,相互偎依,守护着爱情的永恒。喜爱浙江之山水,喜爱它的谦和,喜爱它的精致,喜爱它的灵动!今日有幸,不出家门,在浙江园就可以赏到浙江的山水之美。
经过一座曲桥,绕过一口小井,一爿背靠山水、古韵古香的浙江民居便跃然眼前。粉墙黛瓦,房顶瓦脊两头高高翘起,坡屋顶、陶泥瓦、马头墙、木栏窗,这些元素成为建筑符号。门前清流潺缓,似乎随时都有妇孺前来淘米洗衣,房后茂林修竹、绿荫掩映,竟是那么的淡雅、幽静。建筑中布置着富有浙江人生活特色的器具,映衬着对面墙上用浙江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长卷——《富春山居图》,营造出一种居在林中、歇在花中、品在绿中、娱在苑中的场景。在传承农耕文化根脉之余,更凸显出了极高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民俗风情。
而我坐在这里,看时间从眼前慢慢流过 ,顿生出世之叹。这里的每一个毛孔都浸润并散发着江南的柔美气质。在平静的水面上,一池睡莲如同从梦中醒来的妙龄少女,带着几分羞涩,忙着梳妆打扮,准备展露自己温婉秀美的容颜,期盼着在某个时辰怒放命中注定的那份执着和美丽……看着看着,就让人觉得入诗入画。
这里好安静啊,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城市的骚动,悠哉悠哉,那份惬意、那世外桃源的心境,从那一刻油然而生。心,也便有所动。在凝滞的时间里,静静地为之守望,将自己的整个身心交给这片宁静,足以暂别樊笼,沁心泽性。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而天地有大美,人间有仙居,则是我对浙江园最深切的感受。这种大美,值得屏息观赏。
说真的,我一直想选择一种逃离的生活方式,逃离现实的琐碎、逃离生活的一地鸡毛。在浙江园,我终于找到了这份逃离的心境。
其实,行走的本意不光是感官的享受,更是为心灵打开了一扇窗。
李蔚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武清文联副主席,武清《运河》杂志主编。作品散见于《中国文化报》《今晚报》《天津日报》《人民文学》《天津文学》《散文》等报刊,出版有散文集《寂寞烟花》《艺苑探幽》《牵住生命的太阳》等。
◉美文
秦万丽 | 春之声
春节刚过,春的脚步就踏着鞭炮声向我们走来了。每到这个季节,总喜欢一个人或伴着茶韵书香,于静夜中放飞思绪;或漫步乡间小路,让繁杂的心绪与自然融通,静下心来倾听那些来自自然却能震荡心灵的声音,那些萌发着生命力量的来自春天的声音。
春寒料峭,在春的交响还未登场之前,大幕后的春风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先声夺人了。那声音有别于冬日的狂燥和夏秋的恬淡,那是一种有力度、有节奏,又不失温婉清丽的乐音。在它的撩动下,枯枝褪去老皮开始发芽;侯鸟们呼朋唤友地开始返航;冰冻的土地开始疏松筋骨;爱美的姑娘们脱下冬衣,换上靓丽的春装……
“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浅吟低唱地飘然而至,为简单的序曲增添一点柔美的意境。其实,春雨并非无声,只要你用心聆听,能清晰听到春雨敲打窗口的沙沙声和深情拥吻大地时砰砰的心跳声,那是老友重逢时的嘘寒问暖,是青春少女初恋时的小鹿乱撞。
只因春雨温润的一吻,薄薄的冰层下的土地开始慢慢苏醒。柔柔的,软软的,那是沉睡了一冬的春水睁开睡眼的声音,是春水伸展腰肢划破冰层的脆响,是鱼儿嬉戏溅起水花的叮咚声,是工地上铿锵有力的号子声……
雪地下面的小草最早听到了大地回春的号角,它们抖擞精神,一身戎装,列兵一样排着整齐的队列,由南向北行进在辽阔的大地上,滚滚的春雷伴随着它们雄壮的脚步,奏响一曲生机勃发的希望之声。
春之声,美妙多情;春之声,铿镪而有力,像进军的战鼓,像冲锋的号角,像打开瓶盖喷涌而出的琼浆,更像是万马奔腾的茫茫草场……春雷声,春潮声,春雨声,春歌声由远及近,伴随着人们奔走的脚步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机器运转的轰鸣声……或低沉,或豪放,或抒缓,或急促,林林总总汇聚成一首奋发向上,豪气冲天的春的交响,汇聚成一段来自春天的最激情饱满的和声。
那是奋发图强无惧困难的呐喊,那是坚韧执着永不言败的拼搏之声,那是文化自信国泰民安的和谐春曲,那是自强不息勇往无前的豪迈足音……
美哉,春的歌唱;壮哉,春的交响!让我们伴随着新世纪的春风,乘着中华民族腾飞的翅膀,满怀信心共唱一曲春的赞歌,一曲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激情赞歌!
轮值主编|周子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