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展播】王彦明:细雨中的李大人庄



近日,在天津市作协举办的系列征文活动中,武清区作家协会王彦明获得“迎接党的二十大‘国之大者’·新时代山乡巨变”主题征文二等奖,周子妮获得“迎接党的二十大‘国之大者’·城市记忆”主题征文和“迎接党的二十大‘国之大者’·新时代山乡巨变”主题征文三等奖。平台将依次推送展播。


《细雨中的李大人庄》

作者 王彦明





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或者消失;但是又处处标示着时间。而我们就在这时间的河流里若隐若现,细雨是其中漾动的涟漪。

甚至于我们都不愿意打上一把伞,就在这里随意地漫步。我相信信念可以在现实中复活,使得我们的仰望,逐步就变为了平视,不自觉就亲近起来,像近处的屋脊和远处的磨盘。我看到一头驴子,蒙住了眼睛,在那里缓慢的转圈。

我相信记忆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

此刻,细雨正浇灌着我们渴盼的目光,擦亮了黢黑的朽木、灰暗的瓦片和刚刚吐出绿意的叶子。忽然就盼望起拖拉机的轰鸣,像盼望久别的亲人。

这一天,我们的记忆被一座村庄点亮。就是那一根沉默的火柴,在时间里,燃烧着。我愿倾听此处的鸟鸣,我愿躺进这里的麦田,我愿是这泥塑中的一块泥巴,我愿在这花圃里成为一个园丁……就这样在一座村庄里,想念起我的村庄。

仿佛这里就是我的村庄,我不曾长大和老去。

我还在这里玩耍。我不曾消失的惊喜,来得如此自然妥帖。我接触的目光都是熟悉的目光,亲人的目光,穿越了时间的目光;我走进的小径和屋舍都有我恍惚的身影。我相信那些生死于此的人、途径的人、慕名而来的人以及和我一样寻求闲适的人……都是在捡拾时间遗漏的光斑。

我们似乎在探寻什么,但是又说不清这种探寻的意义,总是有无数的纠缠在左右着神思,总是有各类尖锐的器皿在切割难得的宁静。所以靠近,其实也是一种远离,下意识地就走了神,就离开了这里,就被裹挟着丧失了初衷。同时我们内心的凌乱,也需要自行疏离。

我们在时光里,激起一朵浪花,随意又在这里消失了。

而水面平静如初。



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目光,所以寻找的对象自然就有些不同。

对于传奇、掌故和历史,我都丧失了兴趣;至于那些沉默的瓶瓶罐罐,那些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浮夸之作,实在也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但是这里确有时间的递续,而缝合这些的又是一种纯粹的的信仰。仅此,我们就该存有包容和理解。

尤其应该理解,那背后隐藏得深沉的爱意。

老人说他修缮了房子,甚至为了修路,毁掉了自家的菜园,只能重新在村边另外建起一座。先前他一直在伺候庄稼,现在他在村子里搞卫生。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最初就是近处的,后来北京和天津的也都来了。五一小长假,在村子里也是一个节日。村里人会按照村里的安排,提前打扫村庄,将村庄重新布置——每一个日子都是新的。

老人的一块地,被集体收走,成了一处民宿。我们去的时候,正有一位中年妇女打扫,她身上挂着钥匙,像个管事的。老人说,我们相信一切会好起来,也许不是很快,但是这种信念一直都有。

什么样的信念呢?他说,和他们有关。这些人站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把他们和村民混淆了,除了胸前的党徽,实在太像村里的人。本来就是,他们说,从未把自己当成外人,现在村庄的建设仅仅是一个开始。服务于民,自然让老百姓安心跟着走。这就是信仰。

有些民宿一直空着,院子里的秋千荡来荡去。老人的儿子以前在外面打工,在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现在已经回到村里,还是在做平面设计。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理想,但是还是愿意看着村庄发生改变。刚回家那天,他有一种恍惚感,他疑惑:这里会天翻地覆吗?远近的姑娘,曾经都不愿意嫁到这里来,如何就在这璞玉里望到美璧?

步行的人们站在墙上的立体画前,希望融入进去。那是一种登上高处的渴望,而画面的路一直延伸向远方。



薄薄的细雨,只是打湿了我的头发,睫毛上也是跳跃的光斑。时间还是有序地点化着我们的心思。就在那二层楼房的阳台上,我俯瞰整个村庄,那依然是缓慢的河流。——是的,这里感受不到时间,但是可以感觉一种秩序,那种梳理后的秩序。

村史馆的门上锁了,锁住了民国、解放战争和那户贫苦的人家;

也有三轮农用车经过,像一枚村庄的徽章;

池塘上的菡萏,并没有蜻蜓挺立,就是连缀成了一幅画卷;

……

就在这雨水中,这村庄忽然耸动了一下肩头,让所有的色彩都流动起来,成了一张的天然的画卷,挂在这华北平原的大地之上。宁静、安谧,隔绝了喧嚣,忽然就让我想起了母亲的安眠曲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以前回到村里,我就会很安心,从不失眠,我想那与母亲有关,与村庄有关。而这里,我想也可以治愈我的失眠。

美好的村庄就是缓缓的谣曲,是尘世之外的天地。所有的耳朵都在倾听她,所有的目光都在凝视她,所有的手指都渴望触摸她。此刻,我真切地感受着她的心跳和体温。

然后就是她开始观望我们。我们无法避开她的目光,我们将回到哪里,她无从知晓;我们的叹息和思索,她不会理解;我们的怀恋与深情,她也未必可以明白。但是,我们在她的宁静里,看到了时间尽头的永恒;我们在她的残缺里,寻到了过往的种种。内心的禾苗忽然就在雨水中破土了。

雨还在下,落入池塘里就缓缓消失。我们在她的宁静到来,也会在她的宁静中离去。我拿出了导航,寻找一个熟悉的路线,我想一生我都将在这条路上往来奔波和期许。而那些戴着党徽的李大人庄的新村民,他们将在这宁静里,持续地奉献,坚守着内心的信仰。

他们的身影擦亮了党徽,消隐于李大人庄的街巷之中。


简介:王彦明,青年评论家、诗人,天津作家协会文学院签约作家。曾获得鲁藜诗歌奖、芳草诗歌新人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我看见了火焰》《我并不热爱雪》。



<